论著
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50例临床病理分析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51(12) : 865-868.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8.12.003
摘要
目的

分析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50例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患者的皮损特征、肿瘤来源、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等。

结果

50例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0岁(28 ~ 93岁),从发现皮肤转移癌到就诊平均4.4个月(2周至13个月)。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胸部(16例)、下肢(7例)、头颈部(5例)、背部(5例)、腹部(4例)、外生殖器(4例)、上肢(3例),6例同时或先后在多个不同部位出现转移灶。皮损形态以单发的肿块最多见(35例,70%),其他还有多发丘疹结节(13例,26%)、浸润性斑块(1例,2%)和非浸润性红斑(1例,2%)。原发肿瘤以乳腺癌(11例,22%)、肺癌(9例,18%)和胃癌(6例,12%)最常见,组织学类型以腺癌(32例,64%)、鳞状细胞癌(8例,16%)最常见。

结论

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好发于老年人,以胸部常见,多表现为单发的肿块,乳腺癌、肺癌、胃癌为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组织学类型以腺癌、鳞状细胞癌为主。

引用本文: 吴飞, 陈佳, 诸允露, 等.  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50例临床病理分析 [J] .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 (12): 865-868.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8.12.00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较为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肝脏、淋巴结、肺、脑、骨等,皮肤虽然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但是恶性肿瘤皮肤转移却相对少见[1]。我们收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50例皮肤转移癌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分析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