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玻璃酸钠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8,35(1) : 45-48.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8.01.009
摘要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使用玻璃酸钠、生理盐水及靛胭脂混合液行黏膜下注射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发现胃、食管、结肠病变的233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n=173)和对照组(n=50),分别采用不同黏膜下注射液配伍:试验组为玻璃酸钠100 mg+生理盐水60 mL+0.2%靛胭脂4 mL,对照组为生理盐水70 mL+0.2%靛胭脂4 mL,于病灶范围标记点外用混合液进行黏膜下多点注射,直至病变有效抬举后行ESD。对比两组病灶部位及大小,操作时间,注射液用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ESD切除标本平均直径为(1.9±1.3) cm,略小于对照组的(2.0±1.8)c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病变标记至完成创面处理的平均时间为(59.5±26.7)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8.6±29.0)min(P<0.05)。试验组黏膜下注射液用量(55.5±31.8)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35.1)mL(P<0.05)。术后试验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1.16%(2/1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6/50,P<0.05);试验组未出现延迟性穿孔,而对照组有3例(6.00%),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玻璃酸钠、生理盐水和靛胭脂配制的混合液予黏膜下注射后行ESD疗效佳,安全性高。

引用本文: 袁媛, 张德庆, 李锐, 等.  玻璃酸钠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研究 [J]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8, 35(1) : 45-48.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8.01.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微创治疗手段,正逐步成为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式。由于消化道黏膜尤其是食管或结肠黏膜极为菲薄,故在ESD过程中存在出血、穿孔等相关风险。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临床医师对ESD的认知和操作技术日趋完善,在日本其更是成为治疗消化道早癌的一种标准术式,然而如何有效降低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仍是内镜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1]。有文献报道,有效的黏膜下注射使病灶充分抬举是减小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证ESD安全性的关键因素[2]。由于在较大病灶或消化道特殊部位行ESD时耗时较长,因此黏膜下注射药物需满足隆起效果好、维持时间长、有压迫止血作用、对机体和组织没有损伤等相关要求。而目前临床所采用的黏膜下注射药物种类较多,具体哪种配伍效果最佳尚未达成共识。我院对223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黏膜下注射液注射后行ESD,发现玻璃酸钠、生理盐水及靛胭脂混合溶液作为黏膜下注射液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