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胃小间质瘤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8,35(12) : 905-909.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8.12.009
摘要
目的

重新评估胃小间质瘤(直径<2 cm)的潜在风险,评价内镜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胃小间质瘤的处置策略。

方法

2008年9月至2015年12月,584例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胃黏膜下肿瘤(SMT)的病例资料纳入回顾性分析,重点调查胃小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分析其潜在风险;总结ESD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并与同期纳入的45例疑诊为胃小间质瘤而选择定期内镜超声(EUS)监测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584例胃SMT中,间质瘤(239例,40.9%)最为常见,其中203例(84.9%,203/239)属于胃小间质瘤,核分裂象数均≤5/50高倍视野(HPF),但94例(46.3%)有EUS下不良因素,主要包括强回声和异质性,EUS下不良因素与肿瘤的大小有关(P=0.000)。203例胃小间质瘤均成功行ESD,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2~84个月,81.4%(144/177)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未发现间质瘤复发和转移。45例定期EUS监测的患者中,38例(84.4%)伴有胃肠道症状,随访期间84.2%(32/38)的患者诉症状未得到缓解,12例(26.7%)有较重的的心理负担且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

结论

胃小间质瘤合并EUS下不良因素的发生率高,且随着肿瘤的增大发生率升高。ESD切除胃小间质瘤安全有效,有助于明确诊断,能改善患者症状,减轻心理压力,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引用本文: 朱兰平, 惠洋洋, 李变霞, 等.  胃小间质瘤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 [J]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 (12): 905-909.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8.12.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Cajal细胞或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2%[1,2]。其中,直径<2 cm的小GIST,因其检出率显著高于临床显性GIST的发病率而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对于胃小间质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保守的随访[3]。然而,所有的GIST有恶变风险[4],包括胃小间质瘤。至今,胃小间质瘤的自然病程仍不明确,所以处置策略有争议。为此,我们重点回顾性分析了203例胃小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旨在重新评估胃小间质瘤的潜在风险,评价内镜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胃小间质瘤的处置策略。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