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培训体系建设分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0,37(1) : 22-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20.01.005
摘要
目的

研究如何挑选合适的内镜医师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培训。

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ESD培训的3期共41名学员,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培训前独立操作胃镜例数,独立操作肠镜例数,肠镜操作手法,是否使用窄带光成像(NBI)、放大内镜(ME),是否单独开展内镜黏膜切除术(EMR)、ESD、内镜超声检查(EUS)、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指标。安排每位学员完成4次离体猪食管模型ESD,记录剥离标本面积、操作时间,计算平均操作速度评价学员学习指标,并记录术中穿孔发生情况。对影响ESD学员操作速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41名学员中男26名、女15名,年龄(36.07±4.44)岁,离体动物实验切除标本大小(4.67±1.61)cm2,操作时间(24.54±5.97)min,操作速度(0.19±0.05)cm2/min。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学员培训前独立操作胃镜例数(n>5 000例,P=0.001 8),独立单人操作肠镜例数(n>3 000例,P=0.000 1),上消化道早癌发现例数(n>30例,P=0.000 3),下消化道早癌发现例数(n>10例,P=0.019 7)及培训前独立开展ME(P=0.047 8)、EMR(P=0.019 6)、ESD(P=0.000 3)情况与学员离体猪食管ESD操作速度密切相关;但只开展NBI(P=0.532 9)、ERCP(P=0.500 7)、EUS(P=0.766 8)与学员操作速度无明显相关性。ESD学员操作速度与穿孔率呈负相关(P<0.000 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培训前独立开展EMR(P=0.029)、ESD(P=0.034)与ESD学员操作速度密切相关。

结论

ESD培训学员培训前独立胃镜操作例数>5 000例,独立单人肠镜操作例数>3 000例,上消化道早癌发现例数>30例,下消化道早癌发现例数>10例,以及培训前独立开展ME、EMR、ESD,对提高ESD培训效果有明显帮助。本研究为我们今后挑选合适的内镜学员进行ESD培训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本文: 陈敏, 姚玉玲, 张晓琦, 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培训体系建设分析 [J]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0, 37(1) : 22-27.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20.01.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完整切除较大病灶、复发率低等优点,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1]。如何选择合适的内镜医师进行ESD培训值得研究。日本的ESD培训模式因医院而异,但大致包括:(1)积累基本的知识和技能;(2)观摩专家实战操作;(3)作为助手辅助专家进行ESD操作;(4)对模型进行操作(包括离体和活体动物模型);(5)导师监督下完成ESD操作[2,3,4,5]。我国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参考国内外文献及专家经验,在2012年的消化道黏膜病变ESD治疗专家共识中指出,ESD的主要操作者及其助手必须接受规范化技术培训[6,7]。Gotoda等[6]强调至少有30例以上操作经验才能有效提高胃的ESD效率。进入正式操作阶段,需要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至少30例胃ESD后,才能独立操作[7,8]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