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临床麻醉
脑氧饱和度监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3) : 234-23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8.03.009
摘要
背景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多学科围手术期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监测脑氧饱和度及时发现脑缺血/缺氧及脑灌注变化情况。

目的

综述脑氧饱和度监测3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内容

从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jugular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jO2)监测、脑组织氧分压(brain tissue oxygen tension,PtiO2)监测、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监测3种监测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不足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趋向

PtiO2监测、NIRS监测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管理及ICU,监测脑氧代谢情况及脑灌注,对于预防脑缺血和过度脑灌注有重要指导意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引用本文: 刘强, 韩如泉. 脑氧饱和度监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J]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 39(3) : 234-23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8.03.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1637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维持患者适宜的脑氧供需平衡保证脑组织新陈代谢是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核心任务之一。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用以评估脑组织氧供与氧耗及氧供与脑灌注间的平衡,现已广泛用于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及ICU床旁监测,而在全身麻醉或镇静的患者中脑组织缺血/缺氧不易发现,脑氧饱和度监测可及时发现此类情形中脑氧饱和度受损,指导预防及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本文就3种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各自原理、临床应用、不足及进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