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红外热成像及抑郁量表用于评价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效果的作用分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9) : 841-84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8.09.008
摘要
目的

观察高电压长时程双极脉冲射频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患者病变区域皮肤红外热成像图的影响并分析疗效差异性与情绪的关系。

方法

收集30例病程2~4个月躯干部位带状疱疹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评估患者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HAMD-17)评分,摄病变部位皮肤的红外热成像图,并分析病变部位与正常部位皮肤的温度差。治疗均在CT引导下进行,完成标准的600 s高电压长时程双极脉冲射频,术中治疗参数保持一致(频率3 Hz,脉宽30 ms,电压50~70 V)。记录患者术后1、3、7、14 d VAS评分,记录术后1、3 d红外热成像图,记录术后7、14 d HAMD-17评分。

结果

患者术后1、3 d 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 VAS评分有所上升,与术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红外热像图术前病变部位相对于健侧温度平均升高(0.53±0.28)℃,术后1 d双侧温差变为(0.27±0.2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双侧温差为(0.28±0.24)℃,与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AMD-17评分,其中24例术前评分>17分并且术后未明显改变。术前患者VAS评分与HAMD-17评分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6,r=0.492);而术后,对于VAS评分上升的患者,其与HAMD-17的相关性较强(P=0.023,r=0.872)。

结论

高电压长时程双极脉冲射频治疗后带状疱疹病变区域与正常部位皮肤红外热成像图温度差缩小。治疗1周后疗效欠佳患者与其并存的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引用本文: 高雅, 王秋石. 红外热成像及抑郁量表用于评价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效果的作用分析 [J]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39 (9): 841-84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8.09.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带状疱疹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老年人或免疫功能异常人群中易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目前主流观点将PHN定义为带状疱疹愈合后一个月仍遗留有疼痛[1]。PHN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外周及中枢机制[2],在疾病的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以外周机制为主,病理变化以周围神经纤维、背根神经节的结构及功能改变为特点,而在后遗痛阶段则有中枢机制参与,包括脊髓背角皱缩、疼痛相关神经递质增加、脑部边缘系统兴奋性增加等。但到目前为止,哪一种因素在PHN的发生中起主导作用及有何临床表现尚无定论。因此,人们仍在努力探索(如红外热成像图等)新的方法以期揭示PHN发病机制[3]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