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麻醉深度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在静脉麻醉中判断意识变化的多中心比较研究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11) : 1005-100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8.11.002
摘要
目的

评估基于样本熵(sample entropy,SampEn)等脑电参数的麻醉深度指数(depth of anesthesia index,Ai)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反映意识状态的情况。

方法

将Ai和BIS的电极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贴于同一患者前额的左右两侧。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以每分钟增加0.5 mg/L的速度增加直至患者意识消失(loss of consciousness,LOC)。记录麻醉诱导和麻醉复苏过程中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Ai和BIS数值并比较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意识状态和Ai、BIS的相关性。

结果

6家医院144例患者顺利完成实验。LOC时Ai为61±12、BIS为62±11,LOC后1 min内Ai减少15.0%、BIS减少9.3%;意识恢复(recovery of consciousness,ROC)时Ai为74±14、BIS为76±8,ROC后1 min内Ai增加15.0%、BIS增加7.0%。95% LOC时Ai为48.3、BIS为52.3; 5% ROC时Ai为55.7、BIS为63.1。

结论

在LOC时和ROC时,以及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50% LOC和50% ROC时,Ai对比BIS二者的差距均很小,在临床判断麻醉深度上没有差别。在意识的变化过程中,Ai的改变比BIS更明显,更能反映意识的改变。

引用本文: 付阳, 许涛, 谢克亮, 等.  麻醉深度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在静脉麻醉中判断意识变化的多中心比较研究 [J]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39 (11): 1005-100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8.11.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能准确而又无创地评估麻醉深度始终是临床麻醉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已经有很多通过分析脑电信息来帮助判断麻醉深度的监测方法,如BIS、状态熵(state entropy,SE)、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 RE)以及Nacrotrend指数等。其中BIS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可以用来指导麻醉深度的判断[1,2]。浙江普可公司研制的麻醉深度指数(depth of anesthesia index,Ai)是一个基于脑电信息样本熵(sample entropy,SampEn)计算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数。与同类产品不同的是,Ai是基于复杂度分析中的SampEn、频域分析中的边缘频率(95% spectral edge frequency,95%SEF)和时域分析中的爆发抑制比(burst suppression ratio,BSR)等三个脑电参数,并通过特定的算法计算得到的[3]。其中SampEn是新近用于判断麻醉深度的脑电参数,是利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测量脑电信息复杂度和可预判性的。理论上以及一些研究显示,基于测量脑电信息SampEn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比BIS、RE和SE能更好地反映意识状态的改变[4,5]。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以BIS为参照来评估在全凭静脉麻醉中Ai反映意识状态的情况。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