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ProVent评分在ICU术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验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5) : 458-46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9.05.009
摘要
目的

验证ProVent评分在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北京5家三甲医院的124例ICU术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收集年龄(分为50~64岁,≥65岁)、机械通气第21天时的血小板计数,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脏替代治疗(正在或48 h内进行),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下面积评估ProVent评分对长期机械通气患者1年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12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1年累积病死率为74.2%。用ProVent评分绘制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是0.69(95%CI 0.58~0.80, 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制作不同分级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分析1年生存率:ProVent评分≤1分的人群1年生存率高于≥2分的人群(Log-rank检验,P=0.018)。

结论

ProVent评分可用于国内术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预测。当ProVent评分≥2分时,提示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预后不良。

引用本文: 孙月明, 李双玲, 王书鹏, 等.  ProVent评分在ICU术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验证 [J]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 40(5) : 458-46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9.05.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更多的危重患者得以存活,但是部分重症患者在治疗后不能达到临床治愈,而是从疾病的急性危重期进入慢性危重期(chronic critical illness, CCI),依赖ICU的器官支持手段[1]。慢性危重患者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长期机械通气(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MV),根据2005年美国专家共识,PMV定义为机械通气时间每天≥6 h且持续21 d及以上[2]。PMV会导致重症患者医疗需求和医疗花费增加、近期和远期病死率高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等[3,4,5,6,7,8,9,10,11,12]。因此早期评估PMV患者预后对指导临床医师的治疗和与家属沟通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文献报道93%的PMV患者并未进行长期预后的评估[13]。现有的重症患者预后评分,如急性生理学评分(Acute Physiology Score, AP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评分,用于评估PMV患者的预后有效性并未得到证实[14]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