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基础研究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10) : 989-99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9.10.021
摘要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临床危险因素众多,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大量临床前动物研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以探究其发生与发展。而POCD动物模型涉及的麻醉药物暴露方法与手术创伤类型繁多,为更好地衔接POCD临床研究与临床前动物研究,进一步探索和优化POCD动物模型,文章简要汇总近年国内外POCD临床前动物研究领域使用的动物模型,以期为POCD临床前相关动物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引用本文: 徐芳, 卢波, 刘荣君, 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J]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 40(10) : 989-99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9.10.02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的提出源于人们对麻醉药物对脑部影响的担忧,1955年,Bedford[1]报道麻醉可致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减退,并称之为轻度痴呆。在此前后诸多临床前动物研究亦关注于各种全身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其多采用啮齿类动物进行相关麻醉药物认知毒理实验。在该研究领域,近年较多学者更关注于各种麻醉药物对神经发育的影响。1998年,国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组(international study of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SPOCD)正式提出POCD,该多国联合大样本临床研究关注于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并强调手术创伤大小对POCD的影响[2]。近年较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亦证实麻醉方式与麻醉药物并非POCD危险因素[3]。目前大多学者倾向于认为手术创伤与POCD密切相关[4,5],故诸多临床前动物研究亦开始复合使用手术创伤建立POCD动物模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