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18F-DPA-714的制备及其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7,37(10) : 632-636.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7.10.007
摘要
目的

制备18F-DPA-714,鉴定该标记化合物的标记率、放化纯、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DPA-714以碳酸钾/K2.2.2溶液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粗产物过铝柱预纯化,再经半制备HPLC分离,检测产品在PBS和血浆中的稳定性,测定其脂水分配系数(LogP),分别在小鼠和大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及microPET显像研究。

结果

18F-DPA-714的放化产率为31.6%(未衰变校正),合成时间约为25 min,放化纯≥99%;在PBS和血浆中放置4 h,放化纯仍然≥99%。该标记化合物的LogP为2.71,其药代动力学更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为2.40 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69.15 min;主要分布在肺和肾脏,心脏次之,注射后30 min的放射性摄取值分别为(17.85±7.52) %ID/g、(15.41±1.80) %ID/g和(10.56±0.94) %ID/g。该标记化合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骨的摄取较稳定。正常老龄大鼠60 min动态扫描可见显像剂在脑实质内有摄取,清除缓慢。

结论

本实验合成的18F-DPA-714具有标记率高、合成时间短、前体用量少等优点,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分布和血-脑屏障通透特性。

引用本文: 胡伟, 赵军, 杨敏, 等.  18F-DPA-714的制备及其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J]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7,37 (10): 632-636.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7.10.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AD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炎性病变。近年来,研究[1,2]发现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G在致炎因子作用下被激活成反应性MG,进而产生大量的前体炎性病变因子,从而导致神经变性的发生。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3的转位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 TSPO)位于线粒体外膜,正常情况下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较低且局限在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MG), MG在应对脑损伤或炎性病变病理过程中,其表面的TSPO会上调表达。因此,TSPO可作为神经炎性病变的重要标志物[3,4]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