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18F-FDG PET/CT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血管移植物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39(3) : 138-141.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9.03.003
摘要
目的

研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后血管移植物感染(PVGIs)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7年1月27例行PET/CT检查的EVAR术后患者资料[男22例,女5例,年龄21~77(平均42)岁],其中11例确诊为PVGIs(PVGIs组),余16例为阴性组。总结2组PET/CT表现,比较PVGIs组PET/CT和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检出情况。采用两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数据。

结果

PVGIs组11例患者在PET/CT上均表现为血管支架及周围环形、局限性FDG明显摄取,早期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4.9±3.3(10.8~21.8),9例延迟显像SUVmax为13.8±3.4(10.6~19.1)。阴性组表现为支架及周围FDG不摄取或轻度摄取,早期显像SUVmax为1.7±0.8(1.0~2.9),6例延迟显像SUVmax为1.6±0.7(1.1~2.5),均低于PVGIs组(t=12.6、11.8,均P<0.001)。PVGIs组5例患者主动脉CTA诊断为移植物感染,余6例未见明确感染征象,检出率为5/11,低于PET/CT检出率(P<0.05)。6例阴性组患者其他区域有异常FDG摄取,最后被证实为感染性病变(n=3)和恶性肿瘤(n=3)。

结论

与主动脉CTA相比,18F-FDG PET/CT可更灵敏、准确地发现和诊断EVAR术后PVGIs。

引用本文: 任方远, 左长京, 汪建华, 等.  18F-FDG PET/CT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血管移植物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J]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 39(3) : 138-141.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9.03.00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因其微创、术后并发症较少等特点,已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血管移植物感染(prosthetic vascular graft infections, PVGIs)是EVAR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PVGIs的发生率在1.5%左右,但PVGIs患者死亡率却高达35%~50%[1,2]。另外,对于EVAR术后发热患者,除考虑PVGIs外,尚需与其他原因所致发热鉴别,因不同病因对应的临床处置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及时、正确诊断PVGIs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