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靶向PSMA分子探针Al18F-PSMA-BCH的制备优化及其初步显像研究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39(12) : 743-747.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9.12.008
摘要
目的

优化靶向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Al18F-PSMA-BCH(北京肿瘤医院)的标记方法,研究该探针进行临床试验及临床转化的可行性。

方法

将无载体的18F加入到含有标记前体PSMA-BCH、AlCl3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反应瓶中,震荡摇匀后110 ℃加热15 min,经Sep-Pak Light C18柱纯化和0.22 μm微孔无菌滤膜过滤,制得Al18F-PSMA-BCH。测定其放化纯和体外稳定性;研究Al18F-PSMA-BCH在5名健康志愿者[年龄:(68±7)岁]体内的生物分布并估算吸收剂量;对1例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患者(65岁)行PET/CT显像研究。

结果

制得的Al18F-PSMA-BCH未衰变校正的产率为(38.0±3.5)%,放化纯大于99%,比活度为(16.4±4.4) MBq/nmol,在室温生理盐水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健康志愿者体内,Al18F-PSMA-BCH主要在膀胱、肾脏、泪腺、腮腺和下颌下腺等部位有高摄取,其中肾脏的内照射吸收剂量最高[(152.89±33.43) μGy/MBq],而骨骼中较低[(11.10±1.23) μGy/MBq];健康志愿者的全身有效剂量为(0.013 5 ±0.002 5) mSv/MBq。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患者PET/CT显像可见多发骨转移病灶。

结论

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pH调节剂制备得到的Al18F-PSMA-BCH有用于对前列腺癌诊断、分期和复发监测的潜力。

引用本文: 刘特立, 刘辰, 夏雷, 等.  靶向PSMA分子探针Al18F-PSMA-BCH的制备优化及其初步显像研究 [J]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9,39 (12): 743-747.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9.12.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前列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男性泌尿系统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第6位[1],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预计在2030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患者数量将达到23.7万例,新发患者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2]。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至关重要,不仅与后续临床决策密切相关,而且对预后判断有显著的指导作用[3]。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高表达于前列腺癌及其转移灶细胞,已成为前列腺癌诊疗的重要靶点[4]。近年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靶向PSMA的小分子探针已成功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期、危险度分层、疗效监测和生化复发监测等[5]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