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首次131I治疗后淋巴结显影伴治疗前刺激性Tg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0,40(1) : 21-26.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20.01.005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阴性伴131I治疗后SPECT/CT显像示淋巴结显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治疗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行131I治疗的psTg阴性(<2 μg/L)且131I治疗后5~6 d SPECT/CT显像示淋巴结显影的DTC术后患者108例[男28例、女80例,年龄(45.7±10.4)岁],根据治疗后6~24个月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疗效满意(ER)组与非ER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2组间年龄、性别、腺外浸润等多个因素差异的比较,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治疗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显影淋巴结大小(长径)对非ER的预测价值。

结果

108例患者中82例(75.93%)为ER组,26例(24.07%)为非ER组,2组患者在年龄(t=-2.540,P=0.016)、腺外浸润(χ2=5.764,P=0.016)、T分期(χ2=19.857,P<0.001)、N分期(χ2=14.145,P=0.001)、复发风险分层(χ2=11.487,P=0.003)、治疗前超声结果(χ2=44.819,P<0.001)、首次131I剂量(U=780.0,P=0.018)、显影淋巴结大小(U=184.0,P<0.001)、psTg水平(U=776.0,P=0.03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显影淋巴结大小和治疗前超声结果与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其比值比[OR (95% CI)]分别为:1.123(1.025~1.231)、4.275(1.893~9.653)和260.86(8.123~8 376.764)。显影淋巴结大小以5.5 mm为界值时预测非ER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26/26)、70.73%(58/82)、77.78%(84/108)、52.00%(26/50)和100%(58/58)。

结论

首次131I治疗后淋巴结显影伴治疗前psTg阴性的DTC患者中有部分患者治疗反应未达ER;年龄、治疗前超声、显影淋巴结大小可作为预测其治疗反应的灵敏指标。

引用本文: 卢承慧, 李娇, 刘新峰, 等.  首次131I治疗后淋巴结显影伴治疗前刺激性Tg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J]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0, 40(1) : 21-26.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20.01.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554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whole body scan, WBS)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方法。通常认为当血清Tg升高及131I-WBS阳性时,患者存在肿瘤复发或转移;然而临床上常有血清Tg与131I-WBS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近年来,关于血清Tg阳性而131I-WBS阴性患者的临床预后及诊疗措施的研究已不少见,但血清Tg阴性而131I-WBS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不多。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显示,在血清刺激性Tg(stimulated Tg, sTg)阴性患者中,131I-WBS阳性者占11.7%(不包含仅残余甲状腺显影者),其中9.8%为淋巴结显影。多项研究表明,sTg阴性可作为预测DTC术后无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对于sTg阴性仅伴甲状腺床摄取131I的患者,随访观察即可。目前探讨sTg阴性伴淋巴结摄碘患者的临床转归及治疗决策的相关研究较少见,本文旨在研究甲状腺全切术后131I治疗前sTg(preablative sTg, psTg)阴性伴131I-SPECT/CT淋巴结显影的DTC患者的治疗反应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这部分患者制定更精准的诊疗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