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0,40(04) : 219-223. DOI: 10.3760/cma.j.cn321828-20190801-00156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切除术术前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患者中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6年8月间北京医院收治的70例行根治性手术且术前1个月内行18F-FDG PET/CT显像的初诊NSCLC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35例,中位年龄64岁。分析患者肺癌原发灶及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的PET/CT影像学征象[原发灶大小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纵隔或肺门高代谢淋巴结(HML) SUVmax及分布类型]并随访。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期和无进展生存(PFS)期。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结果

随访0.9~8.2年。70例患者中,31.4%(22/70)进展,24.3%(17/70)死亡。对于OS期,术前NSCLC原发灶SUVmax≥10与<10者(4.6和7.6年)、原发灶大小>3 cm与≤3 cm者(4.8和7.4年)、纵隔或肺门HML分布于肺癌同侧与位于双侧或无HML者(4.4和7.4年)、纵隔或肺门HML SUVmax≥5.0与<5.0者(3.8和7.3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0.135~15.238,均P<0.01);上述组别患者PFS期(3.9和6.7年、3.8和6.6年、3.8和6.4年、3.3和6.3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值:8.410~14.600,均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和SUVmax是预测NSCLC术后OS期及PFS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纵隔或肺门HML分布类型对预测NSCLC的OS期有边际意义(P=0.051)。

结论

NSCLC根治术术前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原发灶大小和SUVmax对NSCLC术后生存期有重要的预测价值;纵隔或肺门HML分布类型对术后NSCLC的预后可能有预测价值。

引用本文: 陈学涛, 张毓艺, 姚稚明, 等.  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J]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0,40 (04): 219-223. DOI: 10.3760/cma.j.cn321828-20190801-0015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的85%[2],手术切除是早期NSCLC的最佳治疗方法。Ⅰ、Ⅱ期和部分ⅢA期(T1~2N2M0、T3N1~2M0、T4N0~1M0)NSCLC患者可行完全性手术切除[3],但术后约60%的患者复发并在5年内死亡[4],提示单纯依靠TNM分期预测NSCLC的预后有局限性,即TNM分期与生物侵袭性可能不相对应。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 FDG)PET/CT显像已成为NSCLC诊断、分期、复发及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既往PET/CT显像对NSCLC患者术后生存期预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肺癌原发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而缺少关于纵隔或肺门高代谢淋巴结(high metabolic lymph nodes, HML)分布类型对NSCLC术后生存预测价值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术前18F-FDG PET/CT显像中NSCLC患者原发灶大小和SUVmax、纵隔或肺门HML的SUVmax和分布类型等对NSCL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预后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