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舟山群岛各县区新布尼亚病毒基因同源性分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7,44(4) : 222-22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49.2017.04.002
摘要
目的

了解舟山群岛各县区流行的新布尼亚病毒的基因同源性。

方法

采集舟山群岛不同县区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重症或死亡患者的急性期血清,用Vero细胞分离培养毒株,采用RT-PCR扩增所获毒株L、M、S特异性基因节段,使用DNA Star和MEGA5.2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5株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病毒(SFTSV)的L、M、S基因序列可分成3个进化分支。第一分支毒株全基因序列与韩国JP系列毒株及日本SPL004A有较高同源性,核苷酸相似度在97.8%;第二分支与临近内陆地区部分毒株和日本的部分毒株序列(SPL057A)均有高度同源性,核苷酸相似度均在98.8%~99.9%;第三分支毒株与来源于江苏(JS2007-1等)、辽宁(LN3/2010)、河南(WCH-97/2011)、安徽(AH15/2010)、河南淮阳山(2010-FQM)、湖北(HB2014-20)有较高同源性,核苷酸相似度在97.8%~98.5%。

结论

舟山群岛内流行的SFTSV同源性不一,存在韩国-舟山、中国其他地区-舟山传播路径可能性。

引用本文: 李科峰, 李鹏, 戴亚欣, 等.  舟山群岛各县区新布尼亚病毒基因同源性分析 [J]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7,44 (4): 222-22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49.2017.04.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新布尼亚病毒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主要病原体,我国于2009年在河南省首次发现该病毒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1]。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浅表淋巴结肿大,生化检查提示有心、肾、肝等多脏器损害,病死率12%~30%[2]。近年来,该病已在我国至少16个省份报道过,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的东北部,是该病的高发地区之一,本研究对舟山群岛不同县区分离的SFTSV毒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