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188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8,45(1) : 9-1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49.2018.01.003
摘要
目的

探究布鲁杆菌病(布病)临床表现及多系统损害特点,为布病的预防以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2—2015年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88例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188例布病患者中,男女比例4.88∶1;年龄7月龄~72岁,其中41~60岁患者占60.11%(113例);每年的4—7月份高发(132例,70.21%);174例(92.55%)患者有明确接触史。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91.49%,172例,其中不规则热164例)、关节痛(57.98%)、多汗(54.26%)、脾大(45.74%)、乏力(40.96%)及腰痛(30.32%),实验室检查表现为WBC减少、贫血、ALT升高,尤以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最为突出。慢性期患者乏力及关节痛仍较为明显。部分患者在布病病程中出现椎间盘突出(14例)、心内膜炎(2例)、脑梗塞(1例)等罕见并发症。

结论

各年龄人群对布病普遍易感,春季多发,多有明确的接触史,发热伴关节疼痛,且实验室检查发现ESR及CRP升高时应考虑布病可能。

引用本文: 翟永贞, 张琪, 冯国和. 188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J]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8,45 (1): 9-1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49.2018.01.00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布鲁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目前我国人畜布病波及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存在广泛流行[2]。该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有时以局部表现起病,早期常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在非牧区的散发病例容易漏诊和误诊[3,4]。同时,近年随着我国养殖业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也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分析188例布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以提高认识。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