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2例临床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16,23(11) : 1656-1659. DOI: 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6.11.014
摘要
目的

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22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者6例,行保守治疗者16例。治疗后痊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后患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Fbg)水平分别为(24.17±2.13)s、(18.25±2.13)s、(31.68±10.30)s以及(2.26±0.52)g/L,较治疗前的(14.62±6.48)s、(12.27±1.63)s、(19.33±7.26)s以及(3.59±0.57)g/L有显著改善(t=10.362、9.774、12.281、8.462,P=0.028、0.032、0.012、0.029);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LDVT复发病例。

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临床应积极的进行预防,一旦确诊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引用本文: 杨凡, 何彩莲, 吴解清, 等.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2例临床分析 [J] . 中国基层医药,2016,23 (11): 1656-1659. DOI: 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6.11.01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下肢深静脉血栓(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形成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栓塞阻塞性疾病[1,2],目前的临床研究认为恶性肿瘤与DVT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恶性肿瘤患者发生DVT的危险性是健康人群的4~7倍[3],妇科恶性肿瘤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及手术治疗等因素,患者发生LDVT的风险较高,妇科肿瘤术后并发LDVT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因此临床需积极的探求研究有效预防和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并发LDVT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LDVT的形成机制,将进一步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现报告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