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骨化三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对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
将96例PCOS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0.25/次,2次/d;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0.25 μg/次,1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统计PCOS常见症状的发生情况(月经稀少、痤疮、多毛、卵巢体积增大、多囊性改变)并测定血清MCP-1的变化。
对照组治疗前月经稀少、痤疮、多毛、卵巢体积增大、多囊性改变分别为46例、21例、32例、19例、47例,治疗后分别为18例、11例、18例、9例、10例;观察组治疗前月经稀少、痤疮、多毛、卵巢体积增大、多囊性改变分别为47例、25例、29例、22例、45例,治疗后分别为10例、6例、10例、4例、5例。两组治疗后月经稀少、痤疮、多毛、卵巢体积增大、多囊性改变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χ2=9.86、7.25、9.06、10.17、13.42;14.28、12.62、11.28、16.52、19.66,均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χ2=4.06、4.86、5.62、4.71、9.27,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分别为(159.64±27.12)μg/L、(118.54±21.38)μg/L;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分别为(162.57±29.06)μg/L、(82.59±10.72)μg/L。两组治疗后血清MCP-1均明显降低(t=2.968 2、4.163 8,均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血清MCP-1降低更明显(t=2.661 2,P<0.05)。
骨化三醇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明显提高PCOS的疗效,减少血清MCP-1的表达。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肥胖、多毛、不排卵以及不孕等。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但PCOS发生代谢及内分泌紊乱中胰岛素抵抗是其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二甲双胍具有明确的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2015年,美国内分泌协会指出,二甲双胍应作为常规用药应用于患PCOS的青少年女性。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可影响胰岛素代谢,参与PCOS患者内分泌和代谢紊乱。而维生素D联合二甲双胍是否对PCOS患者更有效,却少有报道。近些年有学者提出,PCOS是一种机体内的微炎性反应,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参与了PCOS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PCOS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血清MCP-1的表达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主要探讨骨化三醇联合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的疗效及血清MCP-1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