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实践
肢体外伤感染患者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19,26(19) : 2403-2406. DOI: 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9.19.023
摘要
目的

分析肢体外伤感染患者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

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肢体外伤感染患者62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细菌分布、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624例患者共检出97种共641株细菌,排名前十位细菌共412株,占64.27%;前十位细菌中占比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占12.01%(77/641),其次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23%(72/641),表皮葡萄球菌占10.14%(65/641),阴沟肠杆菌占10.14%(47/641),大肠埃球菌占5.15%(33/641),粪肠球菌占4.37%(28/641),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占3.74%(24/641),肺炎克雷伯菌占3.59%(23/641),厌氧菌占3.43%(22/641),产酸克雷伯菌占3.28%(21/64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8.97%,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为74.05%,其中MRSA敏感程度>90%的抗菌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以及复方磺胺甲噁唑,MRSE敏感程度>90%的抗菌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以及替考拉宁;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耐药发生率为26.89%,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均>80%;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对产ESBL大肠埃希的敏感性>90%,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沙星、他唑巴坦对阴沟肠杆菌的敏感性>80%,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他唑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对产酸克雷伯菌的敏感性>80%。

结论

肢体外伤易感染的细菌种类多,其中粪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高于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药物敏感性高;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低。

引用本文: 钱吹, 吕存贤, 裘兴栋, 等.  肢体外伤感染患者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J] .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19) : 2403-2406. DOI: 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9.19.02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9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外伤感染是病原微生物通过伤口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导致机体正常功能、代谢以及组织结构受到破坏性病变的病理反应。肢体外伤感染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可进行诊断,但常采用手术方式对伤口进行探查,而影像学则可帮助确定外伤周围坏死范围。曹雪如等研究表明,由于肢体外伤易感染的细菌种类明显高于其他疾病,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至关重要。抗菌药物作为能够干扰其他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及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药物,常用于各类微小病原体等引起的感染。现临床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原则上是根据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以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选择。本研究分析肢体外伤感染患者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现报告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