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18β-甘草次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4,23(3) : 243-247. DOI: 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4.03.016
摘要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阻断剂18β-甘草次酸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

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及治疗组各30只,且各组分第1,3,5,7,14天5亚组,各亚组6只。视交叉前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prague Dawley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HE染色鉴定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脑血管Cx43表达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缝隙连接通道电导率变化。

结果

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示,手术组第3,5,7,14天明显下降,分别为(8.33±0.38)分,(6.67±0.20)分,(4.83±0.31)分,(9.33±0.51)分,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第3,5,7,14天分别为(10.00±0.65)分,(10.17±0.66)分,(9.83±0.61)分,(10.67±0.70)分,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x43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手术组第1,3,5,7,14天明显升高,分别为(0.289±0.01)%,(0.389±0.008)%,(0.510±0.006)%,(0.651±0.019)%,(0.329±0.151)%,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第1,3,5,7,14天分别为(0.225±0.007)%,(0.228±0.01)%,(0.251±0.02)%,(0.303±0.008)%,(0.267±0.008)%,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导率记录结果,手术组第1,3,5,7,14天明显升高,分别为(3.07±0.19)nS/m,(4.88±0.34)nS/m,(8.20±0.31)nS/m,(11.94±0.22)nS/m,(4.07±0.22)nS/m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第1,3,5,7,14天分别为(1.38±0.16)nS/m,(1.64±0.15)nS/m,(2.26±0.21)nS/m,(2.89±0.85)nS/m,(2.11±0.20)nS/m,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缝隙连接阻断剂18β-甘草次酸可明显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缝隙连接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引用本文: 何学君, 王业忠, 刘祺, 等.  18β-甘草次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J]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4, 23(3) : 243-247. DOI: 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4.03.01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部分病例由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1],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SAH后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可达23%左右[2]。研究发现SAH后蛛网膜下腔的血凝块释放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3]为CVS发生的一个激活点,并且开颅手术冲洗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可以减轻CVS的发生[3,4]。但究竟是如何导致CVS的发生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缝隙连接(gap junctions,GJ)在CVS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5,6,7,8]。因此本实验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GJ进行研究,并且采用缝隙连接阻断剂18β-甘草次酸对SAH后CVS的发生进行预防与治疗,为今后临床进一步预防和治疗CVS提供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