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25(2) : 134-138. DOI: 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6.02.008
摘要
目的

评价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失眠症的短期疗效。

方法

将62例慢性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联合组)、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组(CBTI组)和药物治疗组(药物组),治疗6~8周。利用睡眠日志及量表评价治疗效果及各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

治疗结束后,药物组睡眠潜伏期(39.9±23.7)min、入睡后觉醒时间(79.1±39.4)min高于联合组[(25.5±11.2)min、(54.4±38.5)min]及CBTI组[(27.8±11.6)min、(51.8±29.0)min],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46);药物组睡眠效率[(76.5±11.9)%]低于联合组[(83.8±8.7)%]及CBTI组[(82.8±7.0)%,P=0.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总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简化量表评分[(97.6±16.4)分]高于联合组[(67.5±20.1)分]及CBTI组[(75.0±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量表评分各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服药频率[(3.35±3.05)晚/周]低于药物组[(5.56±2.33)晚/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联合组6例(29%)患者撤药,药物组1例(5%)患者撤药,OR=7.286。

结论

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缩短觉醒时间,早期联合药物治疗能迅速缓解失眠症状,撤药后疗效持续稳定,远程交互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治疗的脱失率。

引用本文: 林玲, 蒋晓江, 刘娟, 等.  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J]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 25(2) : 134-138. DOI: 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6.02.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慢性失眠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两大类[1,2]。目前已推荐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作为失眠的一线治疗措施[3,4]。大量证据表明传统CBTI模式疗效显著[5],但却得不到广泛应用,主要在于地理交通不便导致患者依从性差、脱失率高及缺乏专业治疗师等原因[6,7]。国内外采取了改良的实施方案[8,9,10],但疗效各异,且网络化的方案在我国普及尚存在一定难度。我国智能手机现已成为普遍的通讯工具,因此,本研究首次采取了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的方式,即利用手机远程给予患者发送治疗信息、语音通话、收集睡眠日志、评估疗效,并利用微信等聊天软件为平台与患者进行密切交互式沟通,及时解答患者反馈的疑问,减少患者面对面随访次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