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食管鳞状细胞癌血浆外泌体肿瘤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筛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6,33(5) : 1370-1373.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6.05.063
摘要
目的

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浆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组,筛选潜在的与ESCC诊断密切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方法

取ESCC患者与健康人空腹血浆标本各46例,利用超速离心方法提取血浆外泌体,并且用外泌体特异性抗体CD9抗原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然后分别随机抽取ESCC组和健康对照组4例外泌体标本,裂解后等量混合,利用荧光差异双向电泳(DIGE)进行分离,经软件分析后,选择上调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点,接着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进行蛋白质鉴定,最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中1种差异蛋白的表达量进行验证。

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成功提取血浆外泌体,ESCC患者与健康人血浆外泌体比较,筛选出12个表达量上调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点,质谱分析后显示,差异蛋白分别是血清白蛋白(ALB)、α2-HS-糖蛋白(AHSG)、免疫球蛋白α2链C结构域(IGHA2)、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结合珠蛋白(HP)和CD9。ELISA结果表明,AHSG在ESCC组血浆与健康对照组血浆比较,外泌体表达上调[(107.1±4.9) ng/ml比(44.7±2.7) ng/ml,P<0.05]。

结论

血浆外泌体差异蛋白质组有可能会成为用于ESCC早期诊断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引用本文: 张浩亮, 吴恺, 侯智亮, 等.  食管鳞状细胞癌血浆外泌体肿瘤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筛选 [J]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6, 33(5) : 1370-1373.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6.05.06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大小均一,直径为30~150 nm囊泡样小体,可携带多种蛋白质、mRNA、微小RNA(miRNA,miR),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1]。外泌体存在于多种体液中,例如血液、尿液、腹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乳汁、唾液等。肿瘤细胞能够通过分泌外泌体改变外界微环境,并且能够将细胞肿瘤特异性相关抗原募集到外泌体表面[2]。因此,血浆外泌体中可能蕴含着能够用于肿瘤早期特异性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从外泌体的角度进行肿瘤标志物的筛选也许更加高效。我们利用差异双向电泳(DIGE)比较蛋白组学技术平台分离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外泌体蛋白质组,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分析技术平台来鉴定与ESCC早期诊断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对候选差异蛋白质进行功能验证。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