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人肠类器官培养及基因导入体系建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35(6) : 1066-1069.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8.06.021
摘要
目的

建立体外人肠类器官培养以及基于慢病毒介导的基因高效导入体系。

方法

(1)将外科手术中回肠或结肠标本取下3~5 cm后,将黏膜层与肌层分离开,用预冷的乙二胺四乙酸螯合液消化、分离并收集肠隐窝。用基质胶重悬肠隐窝后接入预热的96孔板,待凝固后再加入含有生长因子的培养基,每日观察类器官生长情况,每隔2~3 d更换培养基,6~7 d后传代。(2)包装高滴度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感染肠类器官,观察类器官中绿色荧光的表达量。

结果

分离的肠隐窝可在体外培养形成"出芽"球状的微型肠类器官结构,且两组隐窝-类器官的存活效率均大于70%。在小肠类器官中可以表达正常肠上皮组织中吸收细胞相关的蛋白标志物。使用慢病毒载体导入的报告基因可以在类器官中持续稳定地表达。

结论

这种新型的肠类器官培养模型有利于研究基因在肠稳态维持中的功能。

引用本文: 孙家亮, 曾之扬, 李亮, 等.  人肠类器官培养及基因导入体系建立 [J]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35(6) : 1066-1069.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8.06.02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类器官是近年来兴起一种新的临床前疾病研究模型。该模型在体外利用各种必要的生长因子来模拟机体干细胞的微环境,提取成体或胚胎干细胞加入到基质胶中培养,从而得到细胞团块样组织,其包含各种不同肠上皮细胞结构,这种能自我增殖及分化的细胞团被称之为类器官[1]。我们使用特定的生长因子在体外进行人肠类器官培养,并且建立了有效的慢病毒感染小鼠小肠和人结肠类器官的方法体系,可为今后肠道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工具平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