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持续牵张应力对跟腱急性损伤后Ⅲ型胶原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35(7) : 1367-1367.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8.07.060
引用本文: 王玉仲, 殷超, 温树正, 等.  持续牵张应力对跟腱急性损伤后Ⅲ型胶原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J]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35(7) : 1367-1367.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8.07.06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我们建立兔跟腱急性损伤修复术后功能位固定模型,通过实验观察各组Ⅲ型胶原(COLⅢ)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含量变化,观察持续温和牵张应力刺激对损伤后跟腱组织愈合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造模及分组:

制作兔跟腱急性损伤模型,A组行功能位踝关节固定,B组行松弛位踝关节固定,C组不进行任何固定,D组为正常对照组,28 d后去除A组和B组动物石膏固定。

2.实验方法:

(1)将术后第7、14、28天3个时间点的兔跟腱组织取下,制作切片,将标本进行苦味酸1 d狼猩红染色,通过图像分析仪对各组之间Ⅰ型及Ⅲ型胶原纤维在每高倍镜视野下所占面积的百分比进行测定。(2)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记录COLⅢ、PDGF的蛋白量。(3)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连反应(PCR)实验,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天狼猩红染色观察显示:正常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主要为鲜红色的Ⅰ型胶原(COLⅠ),无或有极少量的Ⅲ型绿色纤维。损伤修复7 d时,A、B、C 3组主要以绿色的Ⅲ型胶原为主,C组有部分纤维断裂;14 d时,A、B、C 3组的COLⅢ均逐渐减少,但纤维结构排列紊乱;28 d时,A、B、C 3组COLⅢ基本消失,胶原纤维排列整齐,主要为鲜红色的Ⅰ型纤维。用DJ-801图像分析系统计算,A组COLⅢ的含量最低,C组次之,而B组最高,消失的COLⅢ则重塑为COLⅠ。

2.ELISA检测结果:肌腱组织内COLⅢ在各组跟腱修复早期含量较高,随时间延长其含量逐渐减少。A组较B、C两组COLⅢ含量降低较早,下降较快,D组COLⅢ含量变化不大。肌腱组织内PDGF含量在各组肌腱损伤后修复早期PDGF含量均显著增高,在整个跟腱修复过程中A组较B、C两组PDGF含量较高,且C组高于B组,各组PDGF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D组PDGF含量变化不大。

3.PCR实验检测结果,肌腱组织内Ⅲ型胶原、PDGF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与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三、讨论

不仅压应力可以促进结缔组织生长,持续的、静态的牵张应力也同样能促进结缔组织生长[1,2]。肌腱急性损伤后早期给于持续温和的牵张应力刺激可以促进PDGF的分泌,促进COLⅢ的转化,从而促进肌腱组织重塑,加速肌腱外源性及内源性愈合。

参考文献
[1]
KanzBN, MorrisRP, LewisT, et al.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a knotless barbed suture repair in a human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model[J]. Foot Ankle Spec, 2014, 7(3): 176-181. DOI: 10.1177/1938640014528041.
[2]
WangJH, GuoQ, LiB. Tendon biomechanics and mechanobiology——a minireview of basic concepts and recent advancements[J]. J Hand Ther, 2012, 25(2): 133-140. DOI: 10.1016/j.jht.2011.07.004.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