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TM4SF1在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35(7) : 1338-1341.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8.07.048
摘要
目的

探讨TM4SF1在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9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及9例正常脑组织中TM4SF1及CD34的表达,并分析TM4SF1与临床病理级别、生存期的相关性。

结果

TM4SF1在正常脑组织中阴性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和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均值分别为36.354±7.984和3.625±0.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VD在TM4SF1表达阳性和阴性的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均值分别为:37.881±7.391和29.078±6.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TM4SF1高表达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

结论

TM4SF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并参与胶质瘤的血管新生。

引用本文: 王鹏, 赵家慧, 包文娟, 等.  TM4SF1在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35(7) : 1338-1341.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8.07.04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TM4SF1基因作为一种肿瘤相关抗原最初是在人类许多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当中被发现的[1]。研究表明其在许多上皮来源的肿瘤中高表达,如胰腺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肾癌、前列腺癌等,并可促进这些肿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而且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2,3,4,5],但是对于胶质瘤中表达TM4SF1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检测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TM4SF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以及其与血管微密度(MVD)的关系,并通过生存分析进一步探讨TM4SF1的表达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