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从腰椎弓板和棘突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36(5) : 919-922.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9.05.042
摘要
目的

探讨从人腰椎弓板和棘突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3例人腰椎弓板和棘突中分离和培养hMSCs,并以1例从髂骨内分离的hMSCs作为对照,观察hMSCs的形态和传代能力,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采用不同的诱导培养基研究并比较其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应用Stata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在人腰椎弓板和棘突中分离的hMSCs呈现典型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第6代和第2代细胞之间的老化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00±1.384比6.500±1.258,t=0.000,P>0.05),经诱导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其向成骨细胞分化时的茜素红染色阳性面积像素值显著低于对照hMSCs(32.658±3.14比61.362±8.952,t=6.674,P<0.01);在成脂肪细胞分化时,单位面积的油红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hMSCs(27.250±2.493比7.750±1.753,t=18.100,P<0.01);在三维培养下形成的肥大软骨细胞数I-hMSCs和L-hMS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833±3.933比19.500±5.252,t=0.227,P>0.05)。

结论

从人的腰椎弓板和棘突可以分离hMSCs,其细胞特征和髂骨来源的hMSCs相同。在hMSCs的成骨分化和成脂肪分化之间存在反向关联。

引用本文: 沈龙祥, 耿弼江, 周栓虎, 等.  从腰椎弓板和棘突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J]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36(5) : 919-922.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9.05.04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经诱导培养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被认为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治疗前景[1]。在临床上,hMSCs已被探索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病症,例如骨缺损的修复、髋关节翻修、移植物抗宿主病、糖尿病等[2]。尽管单例hMSCs易于获得,但在需要不同性别和年龄样本的hMSCs进行研究的情况下,则存在着细胞来源的限制,而且不同人体部位骨髓来源的hMSCs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还存在差异[3]。从手术中人体不同部位切除的骨组织中分离hMSCs,可以增加hMSCs的来源,同时可以研究不同解剖部位来源的hMSCs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在部分腰椎手术中,因椎管减压和椎间融合的需要,腰椎弓板和棘突会被切除,并作为椎间融合器的填充骨质。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此类骨质的骨髓中,是否可分离出hMSCs。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