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室内移植联合银杏内酯K腹腔注射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36(8) : 1377-1380.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9.08.009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脑室内移植联合银杏内酯K(GK)腹腔注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BMSCs并诱导向神经细胞样分化。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实验动物按事后机率均等单盲随机分为5组,分别设为Sham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GK腹腔注射组、BMSCs移植+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BMSCs移植+GK腹腔注射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 h腹腔给药,于24 h后移植BMSCs,于72、120、168 h进行神经功能测定;然后分别处死动物,取脑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测定脑损伤程度,脑水肿程度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含量,以评价GK是否通过增加脑组织中VEGF的含量从而提高脑缺血灶处血管再生。

结果

GK可以明显增加大鼠脑缺血脑组织内VEGF的蛋白含量。BMSCs脑室内移植联合GK腹腔注射组中大鼠脑缺血区细胞凋亡数[(18.8±3.6)个/高倍镜视野,F=167.531,P<0.01]、脑梗死体积[(17.31±5.24)%,F=34.910,P<0.01]及脑含水量[(73.55±0.53)%,F=65.128,P<0.01]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治疗后大鼠神经缺陷症状评分[120 h:(3.51±0.46)分,F=15.473,P<0.01;168 h:(2.03±0.35)分,F=21.711,P<0.01]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结论

BMSCs脑室内移植联合GK腹腔注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协同神经保护作用。GK的作用是通过增加脑缺血灶VEGF的含量来实现的。

引用本文: 郝怀勇, 贺敏敏, 李永涛, 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室内移植联合银杏内酯K腹腔注射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 [J]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36(8) : 1377-1380.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9.08.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脑缺血后血管再生可以改善损伤区域尤其是缺血半影区的血液供应,增加氧和营养物的输送,提高移植入干细胞的存活率,从而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1]。我们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1 h腹腔给予银杏内酯K(GK,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实验室提供,纯度=95%),24 h后脑室内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检测表明GK可以提高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降低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面积,探讨干细胞移植及神经缺血损伤修复的治疗效果。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