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后人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及动态变化及预测再狭窄的价值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36(8) : 1487-1487.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9.08.046
引用本文: 肖永生, 杨柳, 刘一东.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后人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及动态变化及预测再狭窄的价值 [J]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36(8) : 1487-1487.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9.08.04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下肢血管性疾病,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1]。ASO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失十分清楚,可能与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等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有关。介入治疗后部分患者短期内发生再狭窄,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探讨ASO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因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并进行介入治疗的ASO患者87例(87肢)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为单侧肢体手术。87例患者CT血管成像(CTA)明确诊断,其中男56例,女31例,年龄(68.2±8.7)岁。

2.血清ET-1和NO检测:

检测患者手术前及术后24 h、1、4、12周外周血ET-1和NO水平的变化。患者术后12周行常规患肢CTA检查,判断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根据是否发生狭窄情况并分为再狭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ET-1和NO的水平是否存在差异。

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件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再狭窄发生率:

术后12周进行常规患肢CTA检查,发现7例患者发生再狭窄,再狭窄发生率为8.1%(7/87)。

2.治疗前后血清ET-1:

治疗前[(66.9±9.4) pmol/L比(68.2±8.8) pmol/L,t=0.350,P>0.05]、治疗后24 h[(75.3±12.3) pmol/L比(74.9±15.3) pmol/L,t=0.060,P>0.05]、1周[(72.1±10.6) pmol/L比(70.3±9.3) pmol/L,t=0.450,P>0.05]再狭窄组和对照组E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周[(73.3±9.4) pmol/L比(66.3±8.0) pmol/L,t=2.030,P<0.05]和12周[(78.3±10.7) pmol/L比(65.2±8.2) pmol/L,t=3.680,P<0.05]再狭窄组ET-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前后血清NO动态变化:

治疗前(38.6±4.8) μmol/L比(39.3±5.1) μmol/L,t=0.320,P>0.05)、治疗后24 h[(31.3±5.1) μmol/L比(30.6±4.9) μmol/L,t=0.740,P>0.05]、1周[(31.6±4.7) μmol/L比(32.1±5.3) μmol/L,t=0.820,P>0.05]再狭窄组和对照组E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周[(29.8±5.3) μmol/L比(36.6±7.2) μmol/L]和12周[(28.6±7.3)μmol/L比(38.3±6.1) μmol/L]再狭窄组NO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预测再狭窄价值:

以ET-1为标志物,术后4、12周外周血ET-1水平预测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1%、64.8%和66.6%、69.2%;以NO为标志物术后4、12周外周血NO水平预测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58.3%、62.7%和62.1%、64.8%。

三、讨论

目前较为有效的ASO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包括单纯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单纯扩张3年通畅率大约为30%~40%,而支架置入通畅率为60%以上。在本研究中,术后随访3个月,累计通畅率约为90%。同时研究还发现,术后短期再狭窄组患者血清ET-1 4周和12周时显著高于未狭窄组,提示ET-1持续性升高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而血清ET-1于NO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再狭窄组NO水平在4周和12周显著低于未狭窄组,提示NO为ASO术后再狭窄的保护因素,术后患者血清NO持续降低,提示患者存在再狭窄风险。分别以术后4周和12周血清NO和ET-1为标志物,预测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性均不高。分析原因可能与术后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少有关。因此,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应进一步评估上述治疗的临床预测价值。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OzakiK, MorishitaR, OgiharaTOverview on diagnosis,treatment and therapeutic angiogenesis for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J].Nihon Rinsho200664(11):2045-2051.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