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早期运动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5,37(9) : 686-689.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5.09.011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88指)和对照组(27例、91指)。术后给予2组患者常规治疗;术后4周时,2组患者开始进行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早期运动。术后第12周,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周围神经感觉功能评价及肩臂手残疾问卷(DASH)对2组患者的手部功能进行评定,记录患者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及握力。

结果

术后第12周时,观察组TAM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4种状态下的主动活动度[(56.08±11.05)°、(49.31±9.67)°、(32.50±8.10)°、(23.65±6.34)°]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时,观察组握力百分比、神经修复后手功能及DASH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运动可促进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对患手功能恢复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引用本文: 黄琴, 高春华, 陈燕花, 等.  早期运动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 [J]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5, 37(9) : 686-689.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5.09.01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腕部屈肌腱伴周围神经损伤病例逐年增加。虽然手术能提高肌腱及神经成活率,但术后所出现的肌腱再次断裂、粘连、关节僵硬、神经功能缺失等并发症时常困扰着患者[1]。因尺神经修复较慢、功能恢复较差,患者易形成"爪形手"[2]。上述问题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劳动能力,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负担,如何有效促进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是目前临床上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目前,有关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报道较少。有研究表明,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应立即进行主被动活动训练,以促进内源性愈合、抑制外源性愈合、减少肌腱粘连[3,4]。但Yildirim等[2]研究报道,神经修复术后需制动,以利于神经生长。本研究采用早期运动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对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