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肺癌患者呼吸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总生存期的影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41(1) : 31-36.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9.01.007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康复运动训练对非手术肺癌患者呼吸运动功能、中长期生活质量、生存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非手术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肺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肺康复运动训练(包括呼吸训练、咳嗽咳痰训练、呼吸体操及步行训练等)。于入选时、治疗8周、16周及24周时分别采用肺功能测定[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等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6MWT)、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等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记录、分析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期(OS)进行随访。

结果

观察组治疗8周、16周、24周时其FVC[分别为(2.76±0.78)L,(2.88±0.56)L及(2.94±0.65)L]、FEV1[分别为(2.22±0.65)L,(2.35±0.24)L及(2.46±0.62)L)]及6MWT[分别为(446.3±13.4)m,(450.4±12.7)m及(455.8±11.9)m)]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对照组上述时间点其FVC、FEV1及6MWT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其QLQ-C30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便秘以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高于观察组水平(11.1%)。观察组中位PFS(14.3个月)、OS(27.3个月)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3.7个月、26.1个月)有改善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抗肿瘤基础上辅以肺康复运动训练(以呼吸训练及有氧运动为主),可有效改善非手术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呼吸运动功能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引用本文: 陈瑞英, 刘雅, 孙婷, 等.  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肺癌患者呼吸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总生存期的影响 [J]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 (1): 31-36.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9.01.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其特征[1],在中国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2]。尽管外科手术、放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近年来取得很大进步,但肺癌总5年生存率仅为15%,且不同治疗手段均有其副作用,如疼痛、呼吸困难、活动耐量降低等[3,4]。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指南指出肺癌患者失能的常见原因包括肌无力、疲劳、恶病质、焦虑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等[5];呼吸困难、抑郁及身体活动耐力下降等均可能是生活质量受损的潜在原因,而生活质量降低又与癌症患者预后不良及低生存率密切相关[6]。相关文献报道,坚持长期系统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及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7,8,9]。但目前鲜有文献报道系统呼吸训练对非手术晚期肺癌患者呼吸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生存状况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在常规抗肿瘤基础上辅以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非手术肺癌患者,并对其呼吸运动功能、中长期生活质量、生存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