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早期跑台训练联合超短波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41(10) : 721-726.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9.10.001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跑台训练联合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4周BBB评分、损伤部位水通道蛋白-4(AQP-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SCI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50只雌性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造模成功(40只)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超短波组、跑台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术后4周,用BBB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4周取材,SCI部位行GFAP和AQP-4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蛋白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OD),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假手术组BBB评分为21分。余4组术后1 d的BBB评分为0~1分,随着时间延长,评分逐渐增加,除假手术组外,余4组术后4周的BBB评分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跑台组、联合组大鼠的BBB评分显著较高(P<0.05)。与超短波组同时间点比较,跑台组术后4周[(12.88±3.04)分],联合组术后2周[(10.12±1.13)分]、3周[(12.38±1.19)分]及4周[(14.50±1.31)分]的BBB评分较高(P<0.05)。SCI术后4周,超短波组、跑台组及联合组AQP-4 IOD均较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AQP-4 IOD较超短波组低(P<0.05)。SCI后4周,超短波组、跑台组、联合组GFAP IOD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超短波组比较,联合组GFAP IOD较低(P<0.05)。与跑台组比较,联合组GFAP较低(P<0.05)。

结论

跑台训练、超短波治疗均对大鼠SCI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减轻损伤部位的AQP-4和GFAP表达有关,且联合应用的疗效更为优异。

引用本文: 苏浩, 杜姝, 陈丹莹, 等.  早期跑台训练联合超短波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 [J]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 (10): 721-726.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9.10.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脊柱外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损伤后神经元细胞的裂解和坏死往往会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感觉及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影响生活质量。由于病理生理过程复杂,SCI的康复治疗进展缓慢[1]。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2]。目前,普遍认为康复训练是促进SCI后运动功能恢复最有效的方法[3,4,5]。在不完全性SCI的动物实验中,跑台训练作为最具代表性且简单易行的训练,对SCI后的功能和组织形态恢复非常有效[6,7,8,9,10,11]。作为物理因子中最具代表性的超短波治疗,因其安全、有效,已被广泛应用于康复科的临床治疗中,且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水肿,增强组织营养,加强局部组织代谢。在前期试验中,小剂量超短波已被证实对SCI后的功能恢复有效[12,13,14,15]。本研究采用Allen′s法制备临床最常见的大鼠SCI模型,记录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损伤部位脊髓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水通道蛋白(aquaporin-4,AQP-4)表达水平,旨在探讨单一跑台训练或超短波治疗及联合治疗的疗效差异、是否存在协同效应及作用机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