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早期减重支持训练对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影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0,42(02) : 152-155.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0.02.015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减重支持训练对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

方法

将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密钙息、阿法骨化醇、福善美)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减重支持训练。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和出院1年后(随访时)检测2组患者的腰椎BMD和骨转化调节指标(包括OPG、RANKL、RANKL/OPG)。

结果

2组患者骨密度(BMD)、OPG、RANKL、RANKL/OPG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其OPG和RANKL分别为(11.9±9.7)pmol/L和(290.7±87.0 )pmol/L,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OPG、RANKL和RANKL/OPG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和出院1年后,治疗组患者的BMD、OPG、RANKL、RANKL/OPG均显著改善,且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相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应用减重支持训练可显著下调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OPG、RANKL的表达,提高RANKL/OPG比率,改善BMD及其骨质疏松状态。

引用本文: 方针, 何帮剑, 杜深星. 早期减重支持训练对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影响 [J]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 (02): 152-155.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0.02.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脑卒中后骨质疏松已成为令人关注的偏瘫后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后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平均发生率为31%,由此引起的髋关节骨折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7倍[1,2]。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和偏瘫侧肌肉无力常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Ramnemark等[3]的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1年后除头部及脊柱外,全身骨密度(Boneminenal density,BMD)下降2%。目前,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对脑卒中患者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而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成功与否,对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4]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