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评估与康复专栏
长沙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
中国医师杂志, 2017,19(11) : 1615-1617.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7.11.004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在长沙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分布,探讨COPD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120例COPD患者及120例正常对照成人的维生素D受体Apa IBsm I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

结果

两组Apa I基因多态性及其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sm I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DR-Apa I基因可能是COPD的遗传易感基因,而VDR-Bsm I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OPD无关。

引用本文: 张平, 朱应群, 李喆, 等.  长沙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 [J] . 中国医师杂志,2017,19 (11): 1615-1617.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7.11.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COPD患者因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近年来,全球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防控COPD一直是重点与难点。目前COPD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一般认为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COPD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寻找COPD的易感基因进而探索其发生的分子机制是防治COPD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COPD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血清维生素D缺乏有关[1]。维生素D在体内转变为1,25-(OH)2D3,其在体内是一种皮质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受体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从而发挥生物作用。VDR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会直接影响受体与1,25-(OH)2D3的结合能力,从而造成受体严重的功能缺失[2,3]。因此VDR是维生素D代谢途径中的关键位点,VDR基因可作为COPD研究的候选易感基因。本研究收集了COPD稳定期患者和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正常对照成人,选择在其他人群中研究较多的2个VDR基因多态位点,分别是位于第9外显子的Apa I(rs7975232)和位于第8内含子的Bsm I(rs1544410),并进行关联分析,以探讨VDR基因多态性是否与COP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进一步探求维生素D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以期为COP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