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查在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师杂志, 2020,22(01) : 59-62.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20.01.015
摘要
目的

探讨室管膜下出血(SEH)的相关影响因素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经颅脑超声诊断为室管膜下出血的早产新生患儿200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其他疾病(非颅脑疾病及严重疾病)收住新生儿科的早产新生儿150例为对照组,分析室管膜下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儿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V)、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DV)、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水平差异。

结果

新生儿窒息、酸中毒、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动脉导管未闭、凝血功能异常为室管膜下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患儿出血侧SV、D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儿中出血侧SV、DV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0例单侧室管膜下出血者,出血吸收后,出血侧SV、DV、S/D、RI、PI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室管膜下出血的患儿可以通过颅脑超声动态观察其A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通过评价其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判断治疗效果,进而防止室管膜下出血进一步加重,给临床提供更多诊断和治疗依据。

引用本文: 宁浩杰, 韦德湛, 陈洁莹, 等.  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查在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的应用价值 [J] . 中国医师杂志,2020,22 (01): 59-62.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20.01.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室管膜下出血(subependymal hemorrhage,SEH)又称I级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PIVH),为胚胎生发层基质出血(germinal matrix hemorrhage,GMH),是PIVH四种分型中最早出现、最轻的类型。PIVH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新生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PIVH起病隐匿,约50%的PIVH患儿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极易出现漏诊。已有随访研究发现,即使PIVH分级中较轻的Ⅰ、Ⅱ级出血,仍然可导致患儿在学龄期和青春期出现神经系统的不良表现,并且随着疾病分级的升高,预后更差[2],因此早期诊断和合理干预SEH是预防颅脑损伤、提高PIVH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颅脑超声因其无创、廉价且可动态观察病程变化,评价出血转归等优势,在颅脑损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3,4]。本研究对本院5年来收治并随访的200例早产新生SEH患儿及同期150例早产新生儿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血流动力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SEH的相关影响因素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