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胶原蛋白神经支架体外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6,39(5) : 465-469. DOI: 10.3760/cma.j.issn.1001-2036.2016.05.013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配比SiO2纳米颗粒/胶原蛋白复合材料作为神经支架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采用冻干技术制作浓度分别为5、10、25、50、100和200 μg/ml SiO2纳米颗粒浓度的胶原蛋白神经支架,不含SiO2纳米颗粒的胶原支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动态光散射仪测量SiO2纳米颗粒的直径和大小,SEM观察纳米颗粒的形态。支架内接种培养许旺细胞(SCs),检测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光镜下观察不同样本中SCs形态,MTT检测SCs在SiO2纳米颗粒/胶原复合支架的附着和增殖效果,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支架内细胞经H33258染色后的DNA含量。上述实验数据经多重比较检验法后进行单向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SiO2纳米颗粒呈球形,平均直径分布在150~190 nm,SCs在支架上培养了1 d和3 d后,所有培养的细胞中(除了100 μg/ml支架中生长的细胞)都处于正常状态,其他样品的所有细胞中都呈纺锤形并伴随轴突延伸,细胞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学差异。MTT细胞相容性检测显示,SCs的活性和增殖度先升高,后随着SiO2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SCs的活性和增殖度在25 μg/ml中表现最高,而当浓度大于50 μg/ml时明显降低,这与细胞形态变化的相符。DNA含量起初增加后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5 μg/ml时DNA含量最多(P < 0.05),DNA含量与细胞形态变化相符。

结论

25 μg/ml的SiO2纳米颗粒/胶原蛋白支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

引用本文: 景尚斐, 温树正, 蒋电明, 等.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胶原蛋白神经支架体外生物学特性研究 [J]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6, 39(5) : 465-469. DOI: 10.3760/cma.j.issn.1001-2036.2016.05.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到目前仍是世界难题,近两个世纪,各国医学家、材料学家试用多种方法、材料来修复神经缺损,虽取得很大成就,但效果仍难以突破现实临床应用的瓶颈[1]。对于大段神经缺损,目前临床治疗的金标准是神经自体移植,但是自体移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供体神经来源有限,继发的供区感觉障碍、畸形,神经粗细的变异使切取的神经未能与受区匹配,需要进行两次手术,以及会产生高昂的费用等,那么寻找新的可替代植入物势在必行,其中的解决方法包括设计一个合适的生物支架,为细胞生长提供有利的微环境[2,3]。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们利用二氧化硅(SiO2)纳米颗粒和胶原蛋白构建一个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多孔性复合生物支架,通过许旺细胞(Schwann cell,SCs)在支架内的附着和增殖对其生物活性进行评价,为后期动物实验利用该支架修复神经缺损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