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不携带源血管及阔筋膜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8,41(1) : 27-30. DOI: 10.3760/cma.j.issn.1001-2036.2018.01.007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不携带源血管及阔筋膜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手术方法。

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对8例伴有肌腱、骨外露的手部创面患者术前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S)技术,在股前外侧区域找到相对粗大的穿支血管,将其设计在靠近皮瓣近端。术中在浅筋膜层找到穿支血管,切开小部分阔筋膜及股外侧肌后即于肌皮穿支血管处断蒂。皮瓣覆盖受区创面后,将皮瓣之穿支血管与受区动静脉吻合。定期随访,内容包括:伤口愈合情况;皮瓣质地、外形及感觉;供区瘢痕、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8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1.0 cm左右坏死,后扩创直接缝合。均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正常,恢复保护性触觉,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仅遗留线性瘢痕。

结论

不携带源血管及阔筋膜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可以有效减少供区及受区损伤,缩短皮瓣切取时间,降低供区并发症,是修复手部创面的理想方法。

引用本文: 陆征峰, 糜菁熠, 芮永军, 等.  不携带源血管及阔筋膜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J]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8, 41(1) : 27-30. DOI: 10.3760/cma.j.issn.1001-2036.2018.01.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1983年徐达传等[1]提出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肌皮穿支为轴心血管的游离皮瓣。1984年罗力生将此皮瓣应用于临床,此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989年Koshima等[2]提出"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概念,并于1993年首先报道了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PF)的临床应用。ALTPF可改善受区修复效果且尽可能的减少了供区损伤,近年来一直被广大学者所关注。狭义概念的穿支皮瓣是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的轴型皮瓣,穿支皮瓣的特征是以穿支血管为蒂,而不论其来源如何[3,4]。但是由于穿支血管蒂口径细小,可获得的血管蒂短,目前报道的ALTPF大多携带了其源血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且多数是在阔筋膜深面寻找穿支,为广义概念的穿支皮瓣[5,6,7]。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们应用不携带源血管及阔筋膜的ALTPF修复手部创面,术前利用MDCTA及CDS定位股外侧区域相对粗大的穿支血管,并将其设计在皮瓣近端边缘,以获得较长的穿支血管蒂,术中在阔筋膜以浅寻找穿支血管,以期在切取皮瓣时最大限度减少对阔筋膜及股外侧肌的损伤,也不损伤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同时缩短皮瓣切取时间,受区吻合动脉时采用穿支与穿支或者穿支与指动脉吻合的方式,不损伤手部主干动脉。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