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
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栓塞九例临床分析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36(4) : 309-311. DOI: 10.3760/cma.j.cn441217-20191111-00059
摘要

单中心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经计算机体层摄影(CT)肺血管造影(CTPA)确诊的9例透析合并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其中男性6例,年龄(66.5±27.6)岁,合并糖尿病者7例;使用透析导管患者7例,其中右颈内静脉临时管3例,右颈内静脉长期管2例,右股静脉临时管2例;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伴有低氧血症、D-二聚体升高及低蛋白血症。至随诊终点,死亡3例,失访1例。透析合并PE的患者诊断易延误,常携带导管,多合并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

引用本文: 张文韫, 倪军, 俞东容, 等.  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栓塞九例临床分析 [J]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 36(4) : 309-311. DOI: 10.3760/cma.j.cn441217-20191111-0005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潜在致命性疾病[1,2],我国的流行病学显示PE的发病率为每年8.7人/10万[3]。慢性肾脏病(CKD)患者PE的发生率较肾功能正常者高[4],透析人群PE发生风险更大。中国台湾大样本队列研究提示透析患者PE的发生率比对照人群高约2倍[5]。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透析患者合并P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一、对象与方法

入选对象为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经计算机体层摄影(CT)肺血管造影(CTPA)确诊的住院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病、PE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分析其特点。本研究获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19KY029)。

二、结果

共9例透析合并PE的患者入组,男性6例,年龄(66.5±27.6)岁;糖尿病肾病3例,血管炎2例,不明原因CKD 2例,慢性肾炎1例,重叠综合征1例;合并糖尿病者7例;使用透析导管者7例,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低氧血症、D-二聚体升高及低蛋白血症。使用华法林治疗6例、低分子肝素1例和达比加群1例,未治疗1例。至随诊日,死亡3例,失访1例,见表1

点击查看表格
表1

9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预后

表1

9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预后

项目病例1病例2病例3病例4病例5
性别
年龄(岁)4778717879
透析方式HDHD血浆置换HDHD+PD
糖尿病
症状胸闷气急,伴意识丧失1次发热,胸闷气急右下肢肿胀,伴低氧血症反复胸闷气急改善容量无缓解反复胸闷气急改善容量无缓解
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3d3d10 d29 d1个月余
透析路径右颈临时管右颈长期管右股临时管右股临时管右颈临时管
氧分压(mmHg)56.2<50<50<50<50
D-二聚体(μg/L)6 29032 7606 8803 42011 660
血白蛋白(g/L)29.534.432.928.024.7
结局随诊8个月,存活确诊3 d后死亡确诊PE次日自动出院,摆脱透析,目前随诊8个月确诊PE后10周自动出院,2周后于家中死亡确诊PE后13周因心脏骤停于院内死亡
项目病例6病例7病例8病例9
性别
年龄(岁)80607486
透析方式PDPD改HDHDHD
糖尿病
症状胸闷气急突发伴氧合下降反复低氧血症晕厥样发作反复一过性胸闷气急
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2d3d7d7d
透析路径右颈临时管内瘘右颈长期管
氧分压(mmHg)58526869
D-二聚体(μg/L)1 9301 8504 5502 680
血白蛋白(g/L)25.419.527.035.6
结局确诊PE后2个月因疝改行HD,随诊18个月,目前在当地行HD随诊16个月,存活出院后至结核专科医院住院2周,予抗结核治疗,后失访随诊27个月,存活

注:HD:血液透析;PD:腹膜透析

三、讨论

尽管CKD患者存在出血倾向,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大都使用抗凝药物,但由于潜在的凝血功能紊乱,CKD患者仍被认为是处于高凝状态[6,7,8]。透析人群PE发生率相对较高,除上述因素外,PE的发生尚与透析导管使用、红细胞生成素使用、血管内皮受损以及活动减少等有关[9]。从本研究看,9例患者中7例携带血液透析导管。血液透析导管相关中心静脉血栓形成(CRT)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PE的重要原因[9],CRT主要与导管种类、材质、直径、管腔大小、纤维蛋白鞘、插管部位及导管相关感染等有关。总体而言,反复插管尝试、不带涤纶套导管及大的导管直径和管腔是CRT的高危因素。研究认为,腹膜透析患者PE风险较血液透析患者低[5],分析原因也主要与此有关。PE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我们的9例患者中,7例年龄大于70岁,亦支持这一观点。低蛋白血症是PE的高危因素,我们的9例患者均伴低蛋白血症,其中小于30 g/L者达6例;合并糖尿病达7例,因此对于透析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或携带透析导管,需警惕PE风险。

从临床症状看,8例患者存在胸闷气急症状,部分为反复发作,部分有晕厥病史,部分经透析加强超滤后仍无法改善行CTPA而确诊,部分早期考虑心力衰竭或者心肌缺血而延期诊断,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在2 d到1个月余,诊断延误率相对较高,提示对于使用导管的透析患者一旦出现胸闷症状需警惕PE可能。CTPA是确诊PE的金指标,而D-二聚体仍是PE的主要筛查指标[2],本研究9例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但因这些患者存在多种影响D-二聚体的状态,临床解读检测结果时往往存在一定困难。

抗凝治疗仍是血流动力学稳定PE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选择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及新型抗凝剂[1,2]。抗凝治疗存在出血风险,本研究8例患者使用抗凝治疗,1例出现腹直肌血肿而进行介入治疗,1例出现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而停用,1例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出现皮肤出血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PE患者需考虑行导管内溶栓或者肺血栓清除术[1],但透析患者一般条件差、合并症多,往往会影响手术医师的决心,因此多学科合作及与医患充分沟通十分重要。

对于透析患者PE的预防,首先需注意患者评估,一旦出现下肢不对称水肿及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尤其出现突发胸闷、意识丧失及心力衰竭表现,需警惕出现PE。呼吸困难是肾脏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与容量增加有关,但也可能代表急性肺栓塞。在大多数临床情况下,透析护士通常是首个观察到患者表现且经常评估患者的分流点[10],所以对透析护士的培训也同等重要。为减少CRT风险,尽量减少导管使用,倡导内瘘优先策略;导管仅仅在血液透析时使用而不另作他途,除非出现危及生命的抢救;置管时使用超声引导以减少血管损伤;同时尽量减少导管相关感染及减少使用右侧颈内静脉。

总之,透析患者合并PE,诊断易延误,常携带导管,多合并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KrugerPC, EikelboomJW, DouketisJD, et al. Pulmonary embolism: update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Med J Aust, 2019, 211(2): 82-87. DOI: 10.5694/mja2.50233.
[2]
Di NisioM, van EsN, BüllerHR.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J]. Lancet, 2016, 388(10063): 3060-3073. DOI: 10.1016/S0140-6736(16)30514-1.
[3]
LawY, ChanYC, ChengS. Epidemiological update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 Asian J Surg, 2018, 41(2): 176-182. DOI: 10.1016/j.asjsur.2016.11.005.
[4]
WattanakitK, CushmanM.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epidemiology and mechanisms[J]. Curr Opin Pulm Med, 2009, 15(5): 408-412. DOI: 10.1097/MCP.0b013e32832ee371.
[5]
WangIK, ShenTC, MuoCH, et al. Risk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receiving long-term dialysis[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7, 32(8): 1386-1393. DOI: 10.1093/ndt/gfw272.
[6]
DagerWE, KiserTH. Systemic anticoagulation consideration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Adv Chronic Kidney Dis, 2010, 17(5): 420-427. DOI: 10.1053/j.ackd.2010.06.002.
[7]
WattanakitK, CushmanM.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epidemiology and mechanisms[J]. Curr Opin Pulm Med, 2009, 15(5): 408-412. DOI: 10.1097/MCP.0b013e32832ee371.
[8]
OcakG, VossenCY, LijferingWM, et al. Role of hemostatic factors on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sis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kidney function[J]. Circulation, 2014, 129(6): 683-691.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3.002385.
[9]
GunawansaN, SudusingheDH, WijayaratneDR. Hemo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central venous thrombosis: clinical approach to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J]. Ann Vasc Surg, 2018, 51: 298-305. DOI: 10.1016/j.avsg.2018.02.033.
[10]
HeadleyCM, MelanderS. When it may be a pulmonary embolism[J]. Nephrol Nurs J, 2011, 38(2): 127-137, 152.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