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对疝气患者血清IL-17与IL-6及IL-8因子水平的影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25(10) : 1606-16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9.10.029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在改善疝气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疝气患者11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观察组IL-6、IL-8、IL-17水平分别为(9.07±1.08)pg/ml、(23.49±7.58)pg/ml、(44.29±11.68)pg/ml,均低于对照组(12.54±1.73)pg/ml、(58.72±11.95)pg/ml、(52.96±13.3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持续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6.94±6.15)ml、(35.72±6.19)min、(2.79±0.86)h、(1.31±0.48)d、(5.06±0.83)d,均少于对照组(45.23±8.07)ml、(41.86±7.29)min、(6.68±1.45)h、(1.72±0.64)d、(8.45±1.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20.0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能够在降低疝气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有效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等,临床疗效确切。

引用本文: 石东胜, 孙丕忠.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对疝气患者血清IL-17与IL-6及IL-8因子水平的影响 [J]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 25(10) : 1606-1608.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9.10.02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疝气为临床常见外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迁延不愈等特点,可对患者身体机能产生较大损害,从而导致性功能障碍、肠梗阻,甚至加重前列腺增生、膀胱炎等多种泌尿系统疾病[1]。目前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应用手段,且以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最为广泛,其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机体的损伤程度,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3]。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对疝气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