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
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效果
中华创伤杂志, 2016,32(11) : 1002-1008. DOI: 10.3760/cma.j.issn.1001-8050.2016.11.009
摘要
目的

评价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 2014年7月收治的6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13例;年龄18~81岁,平均48.6岁。损伤节段:C3/4 8例,C4/5 15例,C5/6 23例,C6/7 11例,C7/T1 4例。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18例,双侧小关节脱位43例。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A级9例,B级13例,C级17例,D级16例,E级6例,选择全身麻醉下经颈前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术。评价术中复位及术后维持复位情况;术后观察椎间隙高度、椎体水平位移和颈椎后凸畸形角度变化。采用Bridwell标准评价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ASIA分级标准评价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完全复位,56例获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出现再脱位,行二次手术,2例出现迟延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食管损伤等围术期并发症,所有切口Ⅰ/甲级愈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椎间隙高度由术前正常椎间隙高度的39%~86%[(67.6±14.1)%],提高到术后的89%~109%[(101.2±15.1)%];椎体水平位移由术前5.36~11.74 mm[(8.12±1.89)mm],降为术后0~2.56 mm[(1.29±0.29)mm];颈椎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3°~26°[(14.3±6.2)°],改善为术后的-13°~7°[(-3.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SIA分级均有提高,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未出现神经损伤加重患者。术前JOA评分为0~17分[(7.3+0.9)分],末次随访时为0~17分[(13.9+0.7)分](P<0.01),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为68%。 

结论

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内固定可有效改善脊髓功能,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引用本文: 周英杰, 柴旭斌, 郑怀亮, 等.  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效果 [J] . 中华创伤杂志,2016,32 (11): 1002-1008. DOI: 10.3760/cma.j.issn.1001-8050.2016.11.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绞锁往往是高能量外力作用于颈部所致的急性颈椎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手术的原则是尽早复位,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序列,重建脊柱稳定性。但关于下颈椎损伤手术入路的选择仍有争议,原则上应根据损伤形态、节段与脊髓受压的状态,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来选择[1]。有学者认为,单独前路手术对骨折脱位进行复位困难较大,失败率高达25%[2],故常采用先后路手术将关节突部分或全部切除,解除关节突绞锁并复位,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师采用后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3,4,5,6,7,8,9,10,11],联合入路有其明显优势,但同时存在很多弊端。而对前路联合撑开撬拨复位固定的疗效尚未见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 2014年7月应用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的61例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