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损伤
经横突冠状位中线与关节突移行部的交点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压缩骨折
中华创伤杂志, 2017,33(1) : 26-32. DOI: 10.3760/cma.j.issn.1001-8050.2017.01.007
摘要
目的

比较经横突冠状位中线与关节突移行部的交点置钉与传统经皮置钉方法治疗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无神经功能损害的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20~47岁,平均37.1岁。伤椎上下相邻椎体为固定椎,将每个固定椎体的2枚螺钉按随机数表法采用传统经皮置钉(A组)或经横突冠状位中线与关节突移行部的交点置钉(B组)。测量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并根据关节面的损伤分级系统对每1枚螺钉分级。比较两种置钉方法术中确定进钉点的时间、确定进钉点的透视次数、患者接受的射线量、医师接受的射线量和螺钉长度。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对术后3个月持续性腰背痛的患者根据压痛点行小关节封闭治疗,比较两种置钉方法的持续性疼痛比例和封闭有效率。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P<0.01);术后Cobb角小于术前Cobb角(P<0.01),且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较术后1 d无明显丢失(P>0.05)。B组的0级损伤螺钉数多于A组,而1级和2级损伤螺钉数少于A组(P<0.01),两组均无3级损伤的螺钉;B组的平均小关节损伤分级低于A组(P<0.01)。B组在确定进钉点的时间、确定进钉点的透视次数、患者接受的射线量和螺钉长度方面均优于A组(P<0.01),在医师接受的射线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的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A组持续性疼痛比例为47.3%,B组为24.1%(P<0.05)。A组封闭有效率为79.2%,B组为25.9%(P<0.05)。

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选择远离关节突的经横突冠状位中线与关节突移行部的交点置钉方式能减少对小关节的损伤,同时减少术后腰背痛的发生。

引用本文: 郑博隆, 郝定均, 杨小彬, 等.  经横突冠状位中线与关节突移行部的交点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压缩骨折 [J] . 中华创伤杂志, 2017, 33(1) : 26-32. DOI: 10.3760/cma.j.issn.1001-8050.2017.01.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椎弓根螺钉在脊柱三柱固定生物力学方面具有优势,在现代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普遍且疗效确切[1,2,3]。传统开放手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出血多、创伤大[4,5],腰背肌肉大量剥离,导致术后顽固性的腰背部僵硬[6,7];而经皮椎弓根螺钉在达到骨折复位固定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软组织损伤[8,9,10]。然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持续腰背痛。既往文献提出经皮腰椎椎弓根螺钉的不同进钉点和置入方法,但未探讨其与术后腰背痛的关系[11,12,13]。为此,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比较经横突冠状位中线与关节突移行部的交点置钉与传统经皮置钉方法治疗腰椎压缩骨折在临床疗效和影像学上的差异,探索最佳的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并评价临床疗效。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