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
中华创伤杂志, 2017,33(4) : 315-320. DOI: 10.3760/cma.j.issn.1001-8050.2017.04.007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单纯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9月—2015年5月应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10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3~75岁,平均52.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僵硬和颈部活动受限,均无神经损伤表现。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稳定骨折块。获取颈椎CT数据经三维重建后进行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构建与寰椎后表面解剖结构三维互补的基板,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将术前规划钉道和术后螺钉进行配对拟合进行螺钉的准确性分析,通过观察螺钉在CT横断面和矢状面的位置来评估螺钉的安全性。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3个月颈部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观察临床疗效、骨折复位及稳定性、手术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共置入螺钉20枚,寰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和实际钉道的进针点、钉道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10~300 ml,平均160 ml。无脊髓损伤、硬膜破裂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颈部VAS为7.3(6.3~9.5)分和1.4(0.3~2.5)分(P<0.05),术后3个月枕颈部疼痛缓解。颈部活动范围基本接近伤前水平;术后6个月复查骨折断端达到骨性融合。随访期间颈椎序列良好,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寰枕、寰枢关节失稳。

结论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单纯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能显著提高置钉准确性,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并且能保留枕-寰-枢关节的生理活动功能。

引用本文: 胡勇, 董伟鑫, 徐荣明, 等.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 [J] . 中华创伤杂志, 2017, 33(4) : 315-320. DOI: 10.3760/cma.j.issn.1001-8050.2017.04.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枕-寰-枢关节作为颅颈部的交界区,头端承载颅脑,尾端连接下颈椎,具有重要的生理活动功能,尤其是旋转运动和屈伸运动。其中,寰枢关节约占整个颈椎旋转功能的50%,寰枕关节约占整个颈椎屈伸功能的50%[1,2,3]。寰椎作为枕-寰-枢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骨折会造成枕-寰-枢关节不稳,故目前多行寰枢固定或枕颈固定治疗,但该术式牺牲了寰枢关节、寰枕关节的生理活动功能,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5]。为了保留枕颈部生理活动功能,已有学者通过后路单纯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6]。然而寰椎椎弓根解剖变异较大,置钉难度较高,损伤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的风险较高。采用3D打印导向模板技术辅助置钉可以显著提高置钉的准确性,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9月— 2015年5月应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行单纯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固定治疗的10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疗效。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