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光遗传学技术及其在视网膜变性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6,32(3) : 338-342.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3.030
摘要

光遗传学技术是一种将光学和遗传学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应用遗传学方法将特异的视蛋白导入目标神经元,再用相应波长或频率的光刺激视蛋白,使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进而控制特定神经环路的活动,最终起到调控实验动物生理活动和行为的作用。在视网膜色素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变性性疾病中,应用光遗传学技术玻璃体腔或视网膜下注射视蛋白基因,由外界给予相应的光照激活视蛋白,模拟并代替视网膜光感受器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视力。但其存在病毒转染有潜在风险、目标细胞的准确选择难以把握、治疗后视力分辨率能否恢复正常尚不确定等局限性。随着光敏感度更高、更易被激发的新型视蛋白和具有更高转染效率的病毒载体不断研发,相信光遗传学技术将会应用在更多眼科领域。

引用本文: 沈雨濛, 邢怡桥, 沈吟. 光遗传学技术及其在视网膜变性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J] .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6, 32(3) : 338-342.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3.03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光遗传学技术(Optogenetics)是一种将光学和遗传学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兴技术[1]。通过遗传学方法将特异的视蛋白导入目标神经元,再用相应波长或频率的光刺激视蛋白,使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进而控制特定神经环路的活动,最终起到调控实验动物生理活动和行为的作用[2]。与传统的药物刺激和电极电刺激技术相比,光遗传学技术可通过遗传学技术将视蛋白特异地转染入某一选定的细胞,从而实现对某一类型细胞特异的刺激;对实验动物的损伤小,产生的刺激是由视蛋白离子通道介导,其刺激将沿着神经通路本身的传导方向传递,更接近生理性的神经系统兴奋方式[3];可通过表达不同的视蛋白而产生兴奋或抑制两种效果。光遗传学技术的发现为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并得到了广泛应用[4]。尽管已有一系列研究运用光遗传学技术在动物模型上成功使其视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但其仍存在病毒转染有潜在风险、目标细胞的准确选择难以把握、治疗后视力分辨率能否恢复正常尚不确定等局限性[5]。现就光遗传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视网膜变性性疾病治疗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