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7,33(6) : 665-668.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7.06.033
摘要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病情反复、迁延,因视网膜下液长期无法吸收导致光感受器受到损害,视力预后差。由于慢性CSC的发生与皮质醇激素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尝试利用皮质醇激素受体拮抗剂抑制皮质醇激素治疗慢性CSC;发现其可提高患者视力,促使视网膜下液吸收,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此外,5α-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非那雄胺、色素P450-3A4诱导剂利福平、调节节律药物褪黑素、系统性抗炎药物甲氨喋呤也已应用于慢性CSC治疗的临床试验,并取得一定疗效。但目前与之相关的临床研究大多为系列病例报告,缺乏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有关口服药物治疗慢性CSC的方案选择及其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引用本文: 蒋小爽, 李薇, 李娅楠, 等.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J] .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7, 33(6) : 665-668.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7.06.03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265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病情反复、迁延,因视网膜下液长期无法吸收导致光感受器受到损害,视力预后差。部分慢性CSC患者经半剂量或半光照强度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后视网膜下液吸收,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视网膜下液无法吸收或反复发生而严重影响视力。近年来,国外有研究发现口服药物治疗慢性CSC可取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视网膜下积液厚度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降低等效果 ;而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尚少。为此,现就慢性CSC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作一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