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一年临床观察结果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9,35(6) : 571-575.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9.06.010
摘要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ILM)翻瓣及空气或C3F8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行PPV联合或不联合ILM翻瓣以及空气或C3F8填充治疗的IMH患者98例101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BCVA、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统计时换算成logMAR视力。根据裂孔最小直径(MLD)和手术中是否联合ILM翻瓣对患眼进行分组。MLD<400 μm手术中联合无菌空气填充为A组;MLD≥400 μm,手术中未联合ILM翻瓣为B组,联合ILM翻瓣且手术后OCT检查显示翻瓣成功者为C组。分别为41、39、21只眼。A组、B组、C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82±0.39、1.11±0.42、1.25±0.50. B组39只眼中,无菌空气、C3F8填充分别为16、23只眼;C组21只眼中,无菌空气、C3F8填充分别为7、14只眼。手术后1周以及1、3、6、12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OCT检查,观察裂孔闭合率及BCVA改善情况。

结果

A组、B组、C组患眼手术后BCVA逐渐提高,3个月时提高最明显,其后趋于稳定。手术后12个月时,A组、B组、C组患眼logMAR BCVA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6、-7.52、-4.99,P<0.01、<0.01、<0.01 )。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BCVA增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0.41、0.28,P=0.44、0.72、0.76)。101只眼中,裂孔闭合98只眼(97.03%),其中手术后1周内裂孔闭合96只眼(96.94%,96/98)。

结论

黄斑裂孔闭合主要发生于手术后1周内;视力提高主要发生于手术后3个月;手术中联合ILM翻瓣对于提高MLD≥400 μm患眼视力未见优势。

引用本文: 刘玉燕, 王莹, 楚艳华, 等.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一年临床观察结果 [J] .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9, 35(6) : 571-575.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9.06.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是目前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首选方法,手术中可联合内界膜(ILM )剥除或ILM翻瓣。文献报道,手术中联合ILM翻瓣能够提高裂孔直径>400 μm IMH患者的裂孔闭合率[1,2,3]。Michalewska等[4]认为ILM翻瓣手术能够改善黄斑裂孔手术后解剖和功能结果。手术中常用的填充物有硅油和膨胀气体,近期无菌空气的使用对于缩短患者手术后俯卧位时间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优势[5],但是存在填充时间不足及手术后低眼压的可能。因此,对于各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适用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对一组IMH患眼行PPV联合ILM剥除联合或不联合ILM翻瓣手术,手术完毕时分别行无菌空气或C3F8填充。观察手术后裂孔闭合率及视力改善情况,以期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