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纵向分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36(01) : 38-41.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20.01.009
摘要
目的

纵向观察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的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302例30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130例,女性172例;平均年龄(63.36±6.91 )岁。左眼158只,右眼144只。平均logMAR BCVA为1.13±0.45。OCT测得其最小水平直径、裂孔基底直径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422.92±211.73)、(835.47±366.42)、(244.84±60.68) μm。以黄斑裂孔最小水平直径≤250 μm为小裂孔,>250 μm和≤400 μm为中裂孔,>400 μm为大裂孔;并以此分为3组。观察手术后1、3、6个月3组患眼logMAR BCVA情况。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眼视力变化规律。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手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

结果

手术后1个月,所有患眼黄斑裂孔均已闭合。手术后1、3、6个月,小裂孔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33±0.25、0.23±0.18、0.16±0.17;中裂孔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46±0.25、0.35±0.26、0.27±0.28;大裂孔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81±0.51、0.61±0.48、0.53±0.37。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和不同时间节点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23.133,P<0.01 )。将所有数据分割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小裂孔组和中裂孔组组内,手术前与手术后1个月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手术后1、3、6个月之间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大裂孔组组内,手术前及手术后1、3个月之间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手术后3个月和手术后6个月之间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E分析结果显示,黄斑裂孔大小(χ2=4.17,P=0.04 )、裂孔基底直径(χ2=7.25 ,P=0.01)、病程(χ2=19.26,P=0.00 )、脉络膜厚度(χ2=4.19,P=0.04)对黄斑裂孔患眼手术后视力恢复有影响;而年龄(χ2=2.50,P=0.10 )、性别(χ2=0.28,P =0.59)对其视力恢复无影响。

结论

不同大小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恢复趋势不同,小裂孔和中裂孔会较快恢复视力,在1个月时视力基本恢复;而大裂孔需要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在3个月时视力趋于稳定。裂孔大小、裂孔基底直径、脉络膜厚度是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 王莹, 韩泉洪, 董益.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纵向分析 [J] .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0,36 (01): 38-41.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20.01.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黄斑裂孔的解剖复位来提高患者视力。随着技术和设备的发展,黄斑裂孔手术后解剖复位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1]。因此,医生和患者更加关注患者手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目前集中于此的大多数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较少[2,3]。为此,本研究纵向评估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不同大小特发性黄斑裂孔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