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2004-2014年东营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6,39(4) : 288-29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9X.2016.04.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山东省东营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以指导本地区献血服务工作,避免输血引起的梅毒传播。

方法

选择2004-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心血站招募的215 976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献血前体检及相关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的相关规定。按照献血者出生年份将其分为4个组:1950-1959年出生组(n=4 463)、1960-1969年出生组(n=38 113)、1970-1979年出生组(n=63 126)及1980年以后出生组(n=110 274),每组献血者再按照性别分为男性亚组和女性亚组。对于2004-2013年招募的192 221例献血者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2015版)》的相关规定,均采用2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TP特异性抗体;对于2014年招募的23 755例献血者,除按照上述规定检测TP特异性抗体外,再增加2遍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TP非特异性抗体。针对ELISA或TRUST试验的TP检测阳性结果,包括TP检测结果为弱阳性、阳性、强阳性的血清样品,再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阳性结果确证。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比较各个出生年份组,以及每组男性亚组和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差异。4个不同出生年份组献血者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不同出生年份组中,不同性别亚组献血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①2004-2014年献血者的TP总阳性率为0.42%(901/215 976),其中女性献血者TP阳性率为0.52%(324/62 599),显著高于男性的0.38%(577/153 37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8,P<0.05)。②本研究4个不同出生年份组献血者的TP总阳性率、男性及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88、14.35、8.96,P<0.05)。1970-1979年出生组献血者的TP阳性率最高,为0.56%(352/63 126),其中男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为0.50%(234/46 989),女性亚组为0.73%(118/16 173),分别与1980年后出生组献血者的0.36%(396/110 274)、0.32%(237/73 957)、0.44%(159/395 6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92、24.15、14.55,P<0.05)。③1970年后出生组(1970-1979年出生组与1980年以后出生组)献血者TP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两组(1950-1959年出生组、1960-1969年出生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48、44.43、21.78、17.91;P<0.05)。④同一组献血者中,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均分别显著高于男性亚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34.00、74.38、25.42,P<0.05)。

结论

最近11年以来,东营市无偿献血者TP感染情况基本稳定,但女性献血者及1970-1979年出生的献血者TP阳性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这部分献血者的健康教育、TP筛查及管理。

引用本文: 延义芹, 孙艳, 丁国良, 等.  2004-2014年东营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J] .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6,39 (4): 288-29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9X.2016.04.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明确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梅毒病例报告数量明显增加,呈快速上升趋势[1]。1999年,全国共计报告梅毒病例80 406例,梅毒的年发病率为6.50/10万,2009年全国共计报告327 433例,年发病率为24.66/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率为14.3%[2]。2009年,我国梅毒报告病例数在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3位。目前,对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筛查结果显示,无偿献血者TP检出例数每年呈递增趋势[3]。笔者针对2004-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无偿献血者的T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近年TP感染情况,以此结果指导献血服务工作,避免输血引起的梅毒传播。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2004-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心血站招募的215 976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献血前体检及相关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GB18467-2011)[4]的相关要求。其中,对2004-2013年招募的192 221例献血者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5]的相关规定,均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TP特异性抗体;对2014年招募的23 755例献血者,除按上述规定进行TP特异性抗体检测外,再增加2遍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检测TP非特异性抗体。所有献血者年龄为18~60岁,其中男性献血者 为153 377例,女性为62 599例。按照献血者出生年份将其分为4个组:1950-1959年出生组(n=4 463)、1960-1969年出生组(n=38 113)、1970-1979年出生组(n=63 126)和1980年以后出生组(n=110 274),每组再按照性别分为男性亚组和女性亚组。4个不同出生年份组献血者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出生年份组中,不同性别亚组献血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种TP-ELISA试剂盒(规格:96人份/盒,批号: 2010057508、2011037505、2012027505、2013117527、2014117521,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规格:96人份/盒,批号:201005099、201107066、2012041018、2013091021、2014031002,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TP-TRUST试剂盒(规格:100人份/盒,批号:2014017601,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agglutination test, TPPA)试剂盒(规格:100人份/盒,批号:VN31012、VN40419, 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 。质控样品(批号:XS-0016、XS-0019,北京康彻斯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TAR全自动加样系统及FAME 24/20全自动酶联免疫处理系统(瑞士哈米顿公司)。TITRAMAX 101振荡仪(德国Heidolph公司)。所有试剂均为批批检验合格产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所有仪器均经过校准,仪器性能良好。

1.2.2 标本采集

献血前,采集献血者肘静脉血5 mL,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离心条件为1 500×g,离心20 min分离血清。将血清置于4 ℃冰箱冷藏储存,次日进行TP血清学检测。

1.2.3 ELISA法检测献血者血清TP

采用ELISA试剂盒及FAME 24/20全自动酶联免疫处理系统进行献血者血清TP检测,实验操作严格按照文献[6]相关规定,以及试剂盒与仪器说明书进行。每个微孔板均设3个阴性对照孔,2个阳性对照孔及1个空白对照孔。ELISA检测结果判断方法如下。若待测样品孔吸光度(absorbance,A)值/cut off值≥1,即可判断为血清样品TP特异性抗体呈阳性;若待测样品孔A值/cut off值<1,即可判断为血清样品TP特异性抗体呈阴性。

1.2.4 TRUST法检测献血者血清TP

对2014年献血者血清样品采用TRUST试剂盒进行献血者血清TP检测,实验操作严格按照文献[6]相关规定及试剂盒说明书进行。TRUST检测结果判断方法如下。肉眼观察反应结果,①若可见均匀的抗原颗粒而无凝聚物,即可判断为血清样品TP非特异性抗体呈阴性;②若可见较小的红色凝聚物,即可判断为血清样品TP非特异性抗体呈弱阳性;③若可见中度或较大的红色凝聚物,即可判断为血清样品TP非特异性抗体呈强阳。

1.2.5 TPPA法确证TP阳性血清样品

对ELISA或TRUST试验检测TP结果呈阳性,包括弱阳性、阳性、强阳性的血清样品,采用TPPA进行确证。本实验操作及结果判读严格按照文献[6]相关规定及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其检测结果判定方法如下:肉眼观察反应图像,①若粒子呈纽扣状聚集,呈现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即可判断为血清样品TP特异性抗体呈阴性(-);②若粒子形成小环状,呈现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即可判断为血清样品TP特异性抗体为可疑(±);③若粒子环明显变大,其外周边缘不均匀且杂乱地凝集在周围,即可判断为血清样品TP特异性抗体呈阳性(+);④若产生均一的凝集,凝集粒子在底部整体上呈膜状延展,即可判断为血清样品TP特异性抗体呈强阳性(++)。根据TPPA确证试验结果计算TP阳性率,公式如下。TP阳性率(%)=血清样品TP特异性抗体呈阳性或强阳性的献血者例数/待检献血者例数×100%。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AS 9.3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TP阳性率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4-2014年献血者TP总阳性率及男、女献血者阳性率比较

2004-2014年献血者TP总阳性率为0.42%(901/215 976)。其中,女性TP阳性率为0.52%(324/62 599),显著高于男性的0.38%(577/153 37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8,P<0.05)。

2.2 不同出生年份及不同性别献血者阳性率比较

4个不同出生年份组献血者的总TP阳性率、男性及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88、14.35、8.96,P<0.05)。1970-1979年出生组献血者的TP阳性率最高,为0.56%(352/63 126),其中男性亚组阳性率为0.50%(234/46 989),女性亚组阳性率为0.73%(118/16 173),分别与1980年后出生组献血者的0.36%(396/110 274)、0.32%(237/73 957)及0.44%(159/395 6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92、24.15、14.55,P<0.05)。本研究4组献血者于2004-2014年献血时的TP阳性率结果比较,见表1。1970年后出生组(1970-1979年出生组与1980年以后出生组)献血者TP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两组(1950-1959年出生组、1960-1969年出生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48、44.43、21.78、17.91,P<0.05),但1950-1959年出生组献血人数较少,这一年龄段的TP阳性率曲线代表性不强,见图1。同一组献血者中,女性献血者T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男性献血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34.00、74.38、25.42,P<0.05),见图2

点击查看表格
表1

4组献血者于2004-2014年献血时的TP阳性率具体结果比较[例数(%)]

表1

4组献血者于2004-2014年献血时的TP阳性率具体结果比较[例数(%)]

组别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
1950-1959年            
出生组1160(0.00)1761(0.57)1541(0.65)2381(0.42)3470(0.00)3303(0.91)
 男性亚组920(0.00)1321(0.76)1131(0.88)1801(0.56)2590(0.00)2593(1.16)
 女性亚组240(0.00)440(0.00)410(0.00)580(0.00)880(0.00)710(0.00)
1960-1969年            
出生组1 4288(0.56)1 2662(0.16)1 22111(0.90)1 89212(0.63)2 49714(0.56)2 7049(0.33)
 男性亚组1 1217(0.62)9671(0.10)9207(0.76)1 4758(0.54)1 93213(0.67)1 9657(0.36)
 女性亚组3071(3.26)2991(0.33)3014(1.33)4174(0.96)5651(0.18)7392(0.27)
1970-1979年            
出生组4 10729(0.71)3 45022(0.64)3 34026(0.78)4 97819(0.38)5 72631(0.54)5 77130(0.52)
 男性亚组3 10426(0.84)2 60317(0.65)2 40411(0.46)3 64612(0.33)4 26720(0.47)4 30421(0.49)
 女性亚组1 0033(0.30)8475(0.59)93615(1.60)1 3327(0.53)1 45911(0.75)1 4679(0.61)
1980年以后            
出生组8 14419(0.23)7 18135(0.49)8 22838(0.46)10 92626(0.24)11 87335(0.29)12 57038(0.30)
 男性亚组5 47617(0.31)4 65721(0.45)5 32222(0.41)7 00312(0.17)7 57819(0.25)8 11023(0.28)
 女性亚组2 6682(0.07)2 52414(0.55)2 90616(0.55)3 92314(0.36)4 29516(0.37)4 46015(0.34)
合计27 47456(0.41)23 97060(0.50)25 73276(0.59)35 83058(0.32)40 53980(0.39)21 37580(0.34)
组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合计
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阳性率献血者 例数TP 总阳性率
1950-1959年            
出生组3391(0.29)3631(0.28)5130(0.00)7550(0.00)1 1320(0.00)4 46311(0.25)
 男性亚组2451(0.41)2750(0.00)4060(0.00)6110(0.00)9580(0.00)3 5307(0.20)
 女性亚组943(3.20)881(1.14)1070(0.00)1440(0.00)1740(0.00)9934(0.40)
1960-1969年            
出生组3 67920(0.54)4 85811(0.23)5 63322(0.39)5 80415(0.26)7 13118(0.25)38 113142(0.37)
 男性亚组2 73212(0.44)3 6316(0.17)4 24515(0.35)4 35810(0.23)5 59113(0.23)28 93799(0.34)
 女性亚组9478(0.84)1 2275(0.41)1 3887(0.50)1 4465(0.35)1 5405(0.32)9 17643(0.47)
1970-1979年            
出生组6 54140(0.61)7 28235(0.48)7 36138(0.52)7 03328(0.40)7 53754(0.72)63 126352(0.56)a
 男性亚组4 78228(0.59)5 26620(0.38)5 46723(0.42)5 27019(0.36)5 84037(0.63)46 953234(0.50)c
 女性亚组1 75912(0.68)2 01615(0.74)1 89415(0.79)1 7639(0.51)1 69717(1.00)16 173118(0.73)e
1980年以后            
出生组12 58147(0.37)11 50141(0.36)10 39436(0.35)8 92139(0.44)7 95542(0.53)110 274396(0.36)b
 男性亚组8 09027(0.33)7 76823(0.30)7 43220(0.27)6 33625(0.39)6 18528(0.45)73 957237(0.32)d
 女性亚组4 49120(0.45)3 73318(0.48)2 96216(0.54)2 58514(0.54)1 77014(0.79)36 317159(0.44)f
合计23 140111(0.48)24 00488(0.37)23 90196(0.40)22 51382(0.36)23 755114(0.48)215 976901(0.42)

注:4个不同出生年份组献血者的TP总阳性率、男性及女性献血者TP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88,14.35、8.96,P<0.05)。a 1970-1979年出生组献血者TP总阳性率vsb 1980年以后出生组献血者TP总阳性率:χ2=33.92,P<0.05。 c 1970-1979年出生组中,男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 vsd 1980年以后出生组,男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χ2=24.15,P<0.05。 e 1970-1979年出生组中,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 vsf 1980年以后出生组,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χ2=14.55,P<0.05。TP为梅毒螺旋体

点击查看大图
图1
2004-2014年4个不同出生年份组献血者TP阳性率折线图
点击查看大图

注: 1970-1979年出生组献血者TP阳性率与1950-1959年出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8,P<0.05)。1970-1979年出生组献血者TP阳性率与1960-1669年出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5)。1980年以后出生组献血者TP阳性率与1950-1959年出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8,P<0.05)。1980年以后出生组献血者TP阳性率与1960-1669年出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1,P<0.05)。TP为梅毒螺旋体

图1
2004-2014年4个不同出生年份组献血者TP阳性率折线图
点击查看大图
图2
2004-2014不同出生年份组男性和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堆积数据点折线图
点击查看大图

注:同一出生年份组献血者中,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男性亚组献血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34.00、74.38、25.42,P<0.05)。TP为梅毒螺旋体

图2
2004-2014不同出生年份组男性和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堆积数据点折线图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4-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无偿献血者TP阳性率基本稳定,约为0.42%(901/215 976),该结果与尹恒等[7]报道的近年国内无偿献血者的TP抗体阳性总检出率相对稳定的结果一致。近年,东营市无偿献血者的梅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可能与本血液中心采取以下措施有关。①本血液中心对辖区内广大群众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及性疾病防治知识、无偿献血知识和安全输血知识的宣传,以提高其对梅毒感染知识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严格执行对献血者献血前的自我排查;②在招募动员献血者时,认真做好献血前咨询和健康检查,严格进行献血前梅毒筛查工作,有效屏蔽TP抗体阳性献血者;③针对TP抗体阳性献血者建立资料库,在其再次参与献血时,及时予以剔除;④针对各项指标均合格的献血者,积极招募其成为固定献血员,以进一步降低献血者TP抗体阳性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东营市女性献血者TP阳性率为0.52%(324/62 599),显著高于男性的0.38%(577/153 37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8,P<0.05)。该结果与深圳[8]、南京[9]、嘉峪关[10]等地区的调查结果一致。笔者推测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暗娼、高危性行为者家庭内传染,这可能与当地行政干预措施不力等有关。

本研究2004-2014年共计1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1970-1979年出生组献血者的T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献血者,尤其是女性献血者(图1图2)。1970-1979年出生组献血者,目前年龄为30~40岁,正处于性活跃期,而梅毒属于性传播疾病,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1970-1979年出生组献血者的TP阳性率普遍较高。薛大奇[11]研究结果显示,近年全国梅毒报告以女性感染病例多于男性,二者比例为1∶0.89。女性梅毒发病的隐蔽性较高,而就诊率低,主要于家庭内部传播,使梅毒传播速度快[12]。这亦可能是引起30~40岁女性献血者TP阳性率高的原因。由于30~40岁人群往往是无偿献血者的主体,所有血站应积极针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安全输血知识的宣传,除给予这部分人群特别关注外,还应保护其献血积极性。

综上所述,针对山东省东营市无偿献血者TP感染现状,血站工作者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性传播疾病(梅毒)的预防及治疗知识。血站工作人员在咨询过程中,应特别针对30~40岁献血者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与相关知识,倡导安全献血,劝导有高危因素的献血者主动放弃献血,保障献血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输血风险。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 无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卫疾控发〔2010〕52号)[EB/OL]. (2010-06-03)[2016-03-20]. http://www.gov.cn/gzdt/2010-06/21/content_1632301.htm.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ice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 Pla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philis in China (2010-2020)" [EB/OL].(2010-06-03)[2016-03-20]. http://www.gov.cn/gzdt/2010-06/21/content_1632301.htm.
[2]
赵颖何毅张星剑成都市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71-772. 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12.08.015.
ZhaoY, HeY, ZhangXJ, et al. Analysis on results of syphilis test of blood donors in Chengdu from 2005 to 2010 [J]. Chin J Blood Transfus, 201225(8):771-772. 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12.08.015.
[3]
丁国良商发奎延义芹采供血机构对梅毒螺旋体检测的最佳方案探讨[J].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201437(3):222-225.DOI:10.3760/cma.j.issn.1673-419X.2014.03.008.
DingGL, ShangFK, YanYQ, et al. The best proposal of Treponema pallidum detection for blood services[J]. Int J Blood Transfus Hematol, 201437(3):222-225.DOI:10.3760/cma.j.issn.1673-419X.2014.03.008.
[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07-01.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B18467-2011 Whole Blood and Blood Component Donor Selection Requirements[S]. 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2012-07-01.
[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95号)[EB/OL]. (2015-12-17)[2016-03-20]. http://www.zgxianxue.com/show_content.php?id=41069.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ice of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 Blood Station Technical Operation Procedure (2015 edition) " [EB/OL]. (2015-12-17) [2016-03-20]. http://www.zgxianxue.com/show_content.php?id=41069.
[6]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WS273-2007梅毒诊断标准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0-15.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S273-2007 Diagnosic Criteria for Syphilis[S] . 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2007-10-15.
[7]
尹恒王乃红卞鹰. 中国部分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比较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31-33. 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11.01.039.
YinH, WangNH, BianY. Treponema palidum infection among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n certain domestic districts, China[J]. Chin J Blood Transfus, 201124(1):31-33. 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11.01.039.
[8]
阳建余赛红刘爱胜深圳宝安区普通劳务工未婚男女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湖南医学201425(8):1224-1226.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4.08.0475.
YangJ, YuSH, LiuA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yphilis infection status in unmarried ordinary labors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J]. Hainan Med J, 201425(8):1224-1226.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4.08.0475.
[9]
林红陈显刘衍春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趋势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 15(4): 342-345.DOI:10.3969/j.issn.1671-2587.2013.04.012.
LinH, ChenX, LiuYC, et al. The seroprevalence trends of serologic markers for syphilis among nanjing blood donors[J]. J Clin Transfus Lab Med201315(4):342-345. DOI:10.3969/j.issn.1671-2587.2013.04.012.
[10]
李改辉白桂红嘉峪关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分布情况调查分析[J].甘肃医药201231(1):63-64. DOI:10.15975/j.cnki.gsyy.2012.01.022
LiGH, BaiGH. Survey analysis on distribution of Treponema palidum positive rate among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n Jiayuguan[J]. Gansu Med J201231(1):63-64.DOI:10.15975/j.cnki.gsyy.2012.01.022.
[11]
薛大奇我国梅毒防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性科学2012, 21(1): 15-16. DOI:10.3969/j.issn.1672-1993.2012.01.006.
XueDQ.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syphil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Chin J Human Sexual, 2012, 21(1): 15-16. DOI:10.3969/j.issn.1672-1993.2012.01.006.
[12]
TuckerJD, CohenMS. China′s syphilis epidemic:epidemiology, proximate, determ inants of spread, and control responses[J]. Curr Opin Infect Dis, 201124(1):50-55. DOI:10.1097/QCO.0b013e32834204bf.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