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专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激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健康研究, 2020,40(02) : E089-E089. DOI:
摘要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期间大学生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心理干预方法的探索。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采样法通过网络发放问卷,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与同一群体2019年10月正常时期的SCL-90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新冠肺炎时期516名学生SCL-90量表总均分为(1.59±0.71)分,高于全国常模和正常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4.18,P<0.05);新冠肺炎时期大学生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和正常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肺炎时期被测大学生SCL-90量表阳性的总检出率(37.0%)高于正常时期(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0, P<0.05)。新冠肺炎期间被测大学生的轻度、中度、重度症状总检出率均高于正常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14.32、5.02;P<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学校需加强宣传教育相关卫生知识,完善学校和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

引用本文: 马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激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J/CD] . 健康研究,2020,40 (02): E089-E089. DOI: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本文所有版权归新冠肺炎平台内容合作期刊所属主办单位所有,版权及其他合作事宜请咨询期刊出版商。

本平台发布文献经由合作期刊执行同行评议,除非特别说明,发布所有文章不代表平台主办方、期刊主办单位及其编委会的观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肺炎,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感染之后部分患者可进展到呼吸衰竭,甚至引起死亡。新冠肺炎波及面广、传染性强,符合突发事件的特征。心理学研究[1,2,3]表明,人类在遇到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时,通常会出现不安、恐惧、惊慌等负性情绪反应,产生退缩和逃避等行为。"人生四季理论"认为[4],成年早期是个体"精力充沛而多产但同时又充满矛盾和压力"的时期,大学生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多种情感因素交互复杂的特殊时期。当生活中有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由于心理成熟滞后,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会发生一系列消极反应,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可能由此而生。

为提高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突发事件中的心理素质和受挫能力,山西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大学生心理援助和疏导的通知》。本研究对太原科技大学各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对新冠肺炎时期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以了解新冠肺炎应激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学校了解大学生群体面对应激事件的心理状态和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20年2月10日—15日,采用随机整群采样法抽取太原科技大学53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收回问卷516份,有效回收率为97.4%。其中男生271人,女生245人;年级:大一135人,大二128人,大三132人,大四121人。专业:文科231人,理科285人;年龄18~22岁,平均(20.8±1.4)岁。学校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1~2次心理普测,正常时期数据抽取2019年10月的同一群体大学生的测试结果。

1.2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采样法通过网络发放问卷进行施测,施测者在微信群或QQ群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给予详细具体的指导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5]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含有90项测试,由10个因子组成,每个项目按症状的严重程度实行1~5级评分来反映个体症状从无到严重的状况,分值越低表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高。SCL-90量表总分超过160分或任一因子分值超过2分判读为阳性,需做进一步检查。因子分值2~<3分为轻度症状,因子分值3~<4分为中度症状,因子分值≥4分为重度症状。任一因子分值超过3分表示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冠肺炎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516名学生SCL-90量表总均分为(1.59±0.71)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 P<0.0001);其中,大学生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98、2.14、2.84、3.89、8.83、3.13,均P<0.05);见表1

点击查看表格
表1

不同时期大学生SCL-90量表得分情况(分)

表1

不同时期大学生SCL-90量表得分情况(分)

因子大学生(n=516)全国常模(n=1 388)正常时期(n=516)
躯体化1.27±0.50*1.37±0.481.22±0.35
强迫症状2.02±0.86*#1.62±0.581.73±0.58
人际敏感1.67±0.83#1.65±0.611.54±0.81
抑郁1.58±0.64*#1.50±0.591.48±0.13
焦虑1.49±0.62*#1.39±0.431.36±0.53
敌对1.61±0.67*#1.46±0.551.43±0.79
恐怖1.59±0.69*#1.23±0.411.34±0.18
偏执1.54±0.61*#1.43±0.571.44±0.26
精神病性1.33±0.561.29±0.421.30±0.59
其他1.48±0.62#1.48±0.461.31±0.60
总均分1.59±0.71*#1.44±0.431.42±0.47

注:*与全国常模比较,P<0.05;#与正常时期比较,P<0.05。

2.2 不同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被测大学生的SCL-90量表总均分、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其他得分均高于正常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8、5.81、2.71、2.55、3.67、4.65、6.10、2.85、4.29,均P<0.05),见表1

2.3 新冠肺炎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新冠肺炎时期被测大学生SCL-90量表总分超过160分的有165人(32.0%),任一因子均分超过2分的有191人(37.0%),其中表现为轻度症状的有143人(27.7%)、中度症状的有43人(8.3%)、重度症状的有5人(1.0%)。各因子检出率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恐怖、抑郁、偏执、焦虑、其他、精神病、躯体化,在强迫、偏执、恐怖、焦虑、抑郁、敌对因子中均检出有重度症状的学生,见表2

点击查看表格
表2

不同时期大学生SCL-90量表阳性检出情况[n(%)]

表2

不同时期大学生SCL-90量表阳性检出情况[n(%)]

因子新冠肺炎时期(n=516)正常时期(n=516)
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总检出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总检出
躯体化64(12.4)7(1.4)071(13.8)40(7.8)0040(7.8)
强迫症状120(23.3)67(13.0)14(2.7)201(39.0)*70(13.6)7(1.4)077(15.0)
人际敏感116(22.5)31(6.0)0147(28.5)*86(16.7)4(0.8)090(17.5)
抑郁107(20.7)30(5.8)1(0.2)138(26.7)*64(12.4)4(0.8)068(13.2)
焦虑103(20.0)13(2.5)2(0.4)118(22.9)63(12.2)2(0.4)065(12.6)
敌对118(22.9)24(4.7)1(0.2)143(27.7)*57(11.0)1(0.2)058(11.2)
恐怖122(23.6)16(3.1)2(0.4)140(27.1)*49(9.5)0049(9.5)
偏执83(16.1)45(8.7)7(1.4)135(26.2)*56(10.9)7(1.4)063(12.3)
精神病性73(14.1)8(1.6)081(15.7)*46(8.9)0046(8.9)
其他105(20.3)19(3.7)0124(24.0)*52(10.1)0052(10.0)
总检出143(27.7)*43(8.3)*5(2.3)*191(37.0)*94(18.2)15(2.9)0109(21.1)

注:*与正常时期同症状比较,P <0.05。

2.4 不同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被测大学生的总检出率(37.0%)高于正常时期的总检出率(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0,P<0.05)。新冠肺炎期间被测大学生的轻度、中度、重度症状总检出率均高于正常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14.32、5.02,均P<0.05)。见表2

3 讨论

突发应激事件会引起大规模的心理、社会连锁反应,使人处于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状态中,同时产生退缩和逃避等行为,应激源导致的心理创伤会严重影响个人心理健康并导致心身疾病[6]。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期间太原科技大学学生的SCL-90量表总均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和正常时期,强迫、恐怖、敌对症状得分明显增高,这与国内的研究结果一致[7]。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时期被测大学生的SCL-90量表的强迫、偏执、恐怖、焦虑、抑郁、敌对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时期,强迫、偏执、恐怖、焦虑、抑郁、敌对是非常典型的情绪反应,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每天剧增的确诊人数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极强的传染性和蔓延性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之陷入焦虑和恐慌之中。大学生缺乏自我调节和自我救护的能力和经验,难免都处于应激状态之下。不同学生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的程度各不相同:情绪低落、烦躁郁闷,焦虑失眠、失望疑惑、有的甚至过分担心健康,反复消毒、反复洗手、滥用药物,居家封闭的状态使其对周围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出现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时期大学生SCL-90量表阳性检出率为37.0%,强迫、焦虑、恐怖、抑郁、人际关系这些异常突出的心理症状符合重大灾害后人群的一般心理特点。在强迫、偏执、恐怖、焦虑、抑郁、敌对因子中均检出有重度症状的学生,这与以往的研究[8,9]以及笔者的咨询实践结果一致。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学校应关注和重视新冠肺炎时期和后期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减轻学生在新冠肺炎时期产生无助的心理,及时对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调适,有的放矢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科普卫生知识,拓展信息渠道。首先,帮助学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等关键性问题,以有效进行自我防护;其次,提醒学生通过主流媒体的权威解读获取新冠肺炎疫情预防、控制以及最新研究情况,关注专家学者们提供的防范措施和建议,通过整合客观科学的权威信息来增加已知感,减少恐惧感,消除不安全感伴随的失控和焦虑情绪。

第二,宣教排解方法,调适关注焦点。1.转移法。找一种放松的方式(如听音乐、看电影),做一些喜欢的事来体验生活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烦闷、焦虑等不良情绪。2.宣泄法。向父母、朋友、同学倾诉无助、恐怖和困惑以得到理解和开导,获得情感支持;亦可录唱喜欢的歌曲,唱歌时有节律的呼吸与运动可消除不良负性情绪,使消极情绪得以发泄。3.升华法。健身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还能转移聚焦点、缓解恐慌情绪。

第三,改变认知方式,更好适应环境。错误的认知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会使大学生陷入不良情绪,逐渐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滥用药物等错误行为。通过心理咨询采用认知疗法对学生进行疏导谈论,使之深入细致了解新冠肺炎现状,改变和重建错误认知系统,从而解除心理痛苦,改善症状,更好适应环境。

最后,增强求医意识,安全度过危机。一方面,学生可按照以上建议通过自身力量进行心理调适,同时可利用空暇时间阅读相关心理书籍,增加对疾病及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提高处理各种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在自我调适和心理咨询后依然无法摆脱焦虑和恐慌,并出现明显的寝食不安甚至影响生理健康时,需到医院求助专科心理医生。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学校需加强宣传教育相关卫生知识,完善学校和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其对突发应激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后续将继续进行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半年至1年内对本次调查对象的回访重测,以获得更充实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CHANG B P. Are there long-term consequences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during a medical event? [J]. Acad Emerg Med, 2020, 27(2):173-175.
[2]
郭秀华.心理应激与相关心理疾病的治疗[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16) : 31-32.
[3]
程灵芝,李川云,刘晓红,等.急性应激干预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 (3) : 474-475.
[4]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 [J].上海精神医学, 1984, 2 (2) : 68-70.
[5]
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6-38.
[6]
GOEBEL M U, MILLS P J. Acute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exercise and changes in peripheral leukocyte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and density[J]. Psychosom Med, 2000, 62(5):664-670.
[7]
斯琴格日勒.浅析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 17 (3) : 136-137.
[8]
任占国.高校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3 (19) : 90-91.
[9]
吴松,秦素粉.基于SCL-90的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6 (5) : 224- 229.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