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年关节影像学进展的预测价值
中华内科杂志, 2021,60(2) : 128-133. DOI: 10.3760/cma.j.cn112138-20200318-00261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年关节影像学进展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2014年11月至2018年7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和住院的RA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于C反应蛋白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CRP)等。检测患者抗MCV抗体等。随访1年,采用改良Sharp评分总分(mTSS)进行影像学评估。采用单因素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年影像学进展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入选220例RA患者,其中171例(77.7%)患者抗MCV抗体阳性。与抗MCV抗体阴性者比,阳性者DAS28-CRP[3.8 (2.4, 5.0) 比 3.1 (2.1, 4.0), P=0.007]、出现功能障碍的比例[37例(21.6%) 比 4例(8.2%), P=0.033]、mTSS[11 (2, 27)分 比 4 (1, 10)分, P=0.005]、关节间隙狭窄评分[4 (0, 14)分 比 2 (0, 6)分, P=0.024]、关节侵蚀评分[5 (1, 18)分 比 3 (0, 5)分, P=0.003]均明显升高。随访1年后,66例(30.0%)RA患者出现关节影像学进展,基线抗MCV抗体阳性者出现影像学进展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者[58例(33.9%)比 8例(16.3%), P=0.0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抗MCV抗体阳性(OR=2.341, 95%CI 1.002~5.469,P=0.049)是1年关节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基线抗MCV抗体阳性是RA患者1年关节影像学进展的预测因素,未来其不仅能作为RA诊断的补充指标,亦可用于RA病情评估及预测预后。

引用本文: 陈楚涛, 张学培, 杨莉娟, 等.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年关节影像学进展的预测价值 [J] . 中华内科杂志, 2021, 60(2) : 128-133. DOI: 10.3760/cma.j.cn112138-20200318-0026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自身抗体产生及进行性关节软骨及骨损伤为特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在我国,RA患病总人数达600万,是导致女性肢体残疾的首要病因。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尤其关节破坏进展的预测非常重要,可指导医生早期更积极的治疗。RA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作为RA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血清学指标。随着对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研究的深入,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作为ACPA中的新成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抗MCV抗体较抗CCP抗体具有更多的瓜氨酸抗原决定簇,在RA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与RA病情活动度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抗MCV抗体参与RA骨破坏的病理过程,提示其还可能作为评估RA关节破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抗MCV抗体与RA患者病情活动、功能及关节破坏的关系,尤其是其对RA患者1年影像学进展的预测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