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疾病研究
DNASE1L3基因纯合缺失变异致单基因狼疮一家系并文献复习
中华儿科杂志, 2022,60(12) : 1276-1281.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20926-00839
摘要
目的

探讨DNASE1L3基因缺陷导致的单基因狼疮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并提供初步的诊治经验。

方法

收集经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转诊至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20年8月确诊的DNASE1L3基因缺陷相关单基因狼疮一家系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父母的外周血DNA进行遗传学分析及验证,并检测干扰素刺激基因相对表达量检测其Ⅰ型干扰素通路激活情况。分别以“DNASE1L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关键词查阅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6月相关文献,并结合本家系进行基因变异谱及临床资料分析总结。

结果

例1,女,14岁,水肿、血尿、大量蛋白尿,表现为膜性肾病。例2,男,12岁,例1之弟,血液、心脏、肺、肾脏受累,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阳性,低补体C3,表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例3,女,8岁,例1之妹,血液、心脏、肺、肾脏受累,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阳性,低补体C3、C4,表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检测发现3例患儿均为DNASE1L3基因外显子3及4纯合缺失导致;干扰素评分例1、2及父母均升高,例3正常。3例患儿均确诊为DNASE1L3基因缺陷导致单基因狼疮。检索符合条件的英文文献10篇,中文文献0篇,包括本家系3例共42例(18个家系)患者,共发现9个变异位点:c.289_290delAC(p.T97Ifs*2)、c.643delT(p.W215Gfs*2)、c.320+4delAGTA、c.321-1G>A,Ex5 del,c.433G>A、c.581G>A(p.C194Y)、c.537G>A(p. W179X)以及Ex3-4 del。变异热点为c.643delT[43%(36/84)]及c.289_290delAC[36%(30/84)]。42例患者中31例(74%)有肾脏受累;25例患者中关节[16例(64%)]、发热[13例(52%)]、血液系统[13例(52%)]、皮疹[10例(40%)]、肠道[8例(32%)]、肺[6例(24%)]、眼[4例(16%)]、心脏[4例(16%)]受累,另有肌痛、光过敏、胸膜炎、肝大、意识改变各1例(4%)。2例合并心肺受累患者1例死亡,1例右心衰、预后不良。

结论

DNASE1L3基因缺陷导致的单基因狼疮临床表现异质性大,主要累及肾脏、血液、关节、肠道、心、肺系统等,临床表型与基因型无关;合并心、肺受累的患者预后较差。DNASE1L3基因缺陷以无义、剪切、移码、外显子缺失等无功能变异为主。对于起病年龄早、肾脏、关节、血液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疑似患儿需警惕DNASE1L3基因缺陷的发生,合并心、肺系统受累的患儿需密切监测病情进展以避免不良预后。对于全外显子组检测阴性患儿,需注意拷贝数变异的分析。

引用本文: 王薇, 李小琳, 李文道, 等.  DNASE1L3基因纯合缺失变异致单基因狼疮一家系并文献复习 [J] . 中华儿科杂志, 2022, 60(12) : 1276-1281.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20926-0083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4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临床表现更为复杂、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在单个基因中携带高外显率的显性或隐性遗传致病变异的SLE或SLE样患儿被定义为单基因狼疮,已发现导致单基因SLE和SLE样表型的基因50余种。绝大多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尤其是Ⅰ型干扰素病(涉及基因近20个)。Al-Mayouf等2011年于6个家系的17例SLE患者中发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NASE1L3基因缺陷,全球报道病例尚不足40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探讨经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转诊至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一家系中3例DNASE1L3基因纯合缺失变异导致的3例单基因狼疮患儿的诊治情况,为加强我国儿科医生对该病的了解提供初步的诊治经验。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