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基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识别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代谢标志物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56(12) : 1784-1788.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220315-00239
摘要
目的

探索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代谢标志物。

方法

于2007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抽取10 867名社区内20岁及以上本地居民进行基线调查,收集对象基本资料(人口社会学信息、行为和生活方式、疾病史和糖尿病家族史等)进行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等),采集血样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等)。随访至2020年6月30日,以随访期新发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以年龄(±5岁)和性别为配对因素,在队列中选择220名健康个体作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对两组对象基线调查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物检测和鉴定。采用lasso回归模型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代谢物。

结果

基线调查时对象年龄为(53±7)岁,男性占41.82%。对象血清中检测出1 579种代谢物,经lasso回归模型初筛得到25个新发2型糖尿病相关代谢物,将其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显示仅7-甲基黄嘌呤显示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独立效应(P=0.019)。基于传统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0(0.76~0.85),模型中增加7-甲基黄嘌呤后,AUC(95%CI)上升至0.92(0.89~0.95)(P<0.001),且从第2年开始,增加代谢物7-甲基黄嘌呤即可提高模型预测效能(P=0.007)。

结论

7-甲基黄嘌呤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可作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引用本文: 钱云, 刘佳, 王璐, 等.  基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识别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代谢标志物 [J]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 56(12) : 1784-1788.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220315-0023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5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688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2017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严重影响居民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然而在全人群中推行行为改变尚存难度,需及早识别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以便实施精准干预。年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血糖、血脂等均为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但应用于病因探索和早期筛查时存在信息偏倚和预测滞后等局限性。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病前即存在亚临床代谢异常,探寻发病早期相关代谢标志物有助于了解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精准干预。本研究基于自然人群队列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检测并分析不同对象基线血清代谢物水平,探索可用于预测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